筑牢守护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墙我市
2022/10/5 来源:不详北京正规痤疮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9219340431032125&wfr=spider&for=pc
“七下八上”是我市防汛的关键时期,也是地质灾害的高发期。连日来,市自然资源系统的工作人员在各县区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处理地质灾害隐患。一到雨天,他们就会奔赴地质灾害高发区实地察看。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市聚焦防灾减灾关键领域、关键问题、关键环节以及重点区域、重点隐患、重点时段,持续精准发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努力为广大群众筑牢守护生命财产的“安全墙”。
入汛以来,我市降水量较往年同期偏多二至四成。尤其是短时强降水天气可能会引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给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带来严峻挑战。为了全面做好地质灾害防治,今年以来,我市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加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实施农村地质灾害治理搬迁,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加大宣传培训、应急演练力度,全力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精心部署,织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
我市地质灾害分布范围广、类型多,全境都是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占全市总面积的19.79%。今年,全市共排查出地质灾害隐患点处,受威胁人员2万余人。
为了做好地质灾害防治,我市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起市、县区、乡镇三级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出台了《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市委、市政府对全市地质灾害防治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及相关负责人多次赴地质灾害隐患点督察调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与市应急管理局、市教育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气象局等单位召开地质灾害趋势会商会,研究讨论年地质灾害防治和气象预测情况,出台了《年度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市自然资源部门加强与市气象、应急、水利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实行信息和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地勘、遥感、测绘等专业人员作用,形成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合力,共同做好隐患巡查排查、监测预警、撤离避险、转移安置、抢险救援和次生灾害防范等各项工作。此外,我市组织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负责人以及群测群防员,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为全市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更安全的环境。
我市着力加强地质灾害专群结合监测预警。去年,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8万元,在全市1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安装了73台普适型监测预警设备,实现隐患点全天候自动化监测。此外,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与市气象局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责任人及联系电话备案、更新。通过电视、电话气象讯息台、传真及手机 扎实工作,有序排查治理地质灾害隐患
7月17日全省防汛视频调度会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立即成立3个督导组,带领技术支撑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对各县区危险性较大的20余处隐患点逐一检查。专业技术人员及时对隐患点的危险程度进行评估,现场指导基层做好防护。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具有严峻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特点。为了做好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应对和治理工作,我市持续推进地质灾害防治组织管理体系、群测群防体系、技术装备体系、培训演练体系、人才队伍体系、资金保障体系建设,在汛期、冻融期等特殊时期,全面推进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我市还持续开展高陡边坡隐患排查“回头看”和治理铁路沿线地质灾害行动,组织地质灾害技术支撑单位及防治专家协助县区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拉网式”排查。
今年,省政府给我市下达地质灾害避让搬迁任务82户,其中盂县2户、平定县80户。我市按照《年度农村地质灾害治理搬迁实施方案》,全力推进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工作。目前,省、市配套资金已下达,涉及搬迁任务的平定县、盂县均制定了实施方案,正在按计划组织实施。同时,我市还对年以来实施的搬迁工程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已经完成搬迁任务的旧房全部拆除,防止人员回流或租住带来安全隐患。
6月23日,位于广阳路的阳泉农产品批发市场南侧发生山体崩塌。接到报告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立即组织相关单位赶赴现场处置。他们紧急撤离了涉险区域人员,封堵了崩塌山体附近的出入口,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巡查。随后,他们邀请专家召开紧急会议,对现场情况分析研判,提出具体处置措施,并积极开展工程治理。最终,这一地质灾害点得到科学治理。
今年3月以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聘请技术支撑单位对黄土区、旅游区、交通干线以及人口聚集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全面专业科学的排查。排查中,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全域覆盖、全面铺开”的标准,摸清了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最新状况,将所有隐患点纳入台账管理,制定了防灾预案和监测方案,为每个隐患点的监测人员统一配备了地质灾害监测工具包,印制了统一、规范的地质灾害隐患监督监测记录本。到目前,全市共发放《告知书》份、《避灾明白卡》《工作明白卡》余份,做到了责任到位、监测到位。
演练+培训+宣传,未雨绸缪做好各项准备
培训、宣传、演练……今年以来,我市积极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准备工作,提前谋划、精心组织,加强趋势预测和监测预警,全力做好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尤其是进入主汛期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还通过媒体、展板、现场答疑等形式宣传防灾减灾知识。
4月16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市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成员单位工作人员及县区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召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培训会。省第二地质工程勘察院专家围绕地质灾害的危害和防治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讲解,以此提高参会人员对地质灾害识灾防灾能力。今年以来,全市各级自然资源部门工作人员和隐患点监测人员参加培训9次,参加人员余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全社会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为群测群防创造了良好环境。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防灾减灾日”。当天,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联合市应急局在城区阳光广场开展了以“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为主题的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市民讲解了地质灾害防范和紧急避险相关知识,发放了余份地质灾害防治科普资料。
今年,我市还出台了《年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演练工作方案》。7月5日,年地震地质灾害综合演练在阳泉高新区驼岭头园区举行。此次应急救援演练既是对防震体系和地质灾害救援体系的检验,也切实提高了各级各相关部门的应急救援能力,为今后我市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各县区相关部门也在重要隐患点开展了应急避险演练,以此提高我市地质灾害防治责任部门的快速反应能力、决策应对能力及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防灾避灾能力,进一步完善了全市抢险救灾体系。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加大排查力度、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演练、加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特别是将加大重点区域、重要时段的排查力度,对地质灾害隐患进行逐点逐段“拉网式”排查,严格落实应急值守制度、险情速报制度,持续提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任继萍 温荣鑫 武亮成)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