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添动力日子更红火来自仙人乡垴上村

2025/5/8 来源:不详

著名青少年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baike.baidu.com/item/刘云涛/21900249
垴上村村民管护樱桃树

  5月下旬,天气热了起来。盂县仙人乡垴上村的村民开始栽红薯苗。“往年这个时候,我们的红薯苗已经种下了。但是今年春末夏初气温偏低,加上新育的苗长得慢,还达不到种植的要求。村民就等着气温稳定后种红薯苗。”垴上村村委会主任郭砚兵说,“去年,红薯收成不错,售价也稳定。今年,我们计划种植多亩红薯,在红薯产业的带动下,继续发展乡村旅游,让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垴上村位于盂县东部,村子较为偏远,全村有人、亩耕地。十几年前,村民以种植玉米为主,日子过得紧巴巴。垴上村大多是沙壤土,适合种红薯。但是对于垴上人来说,红薯如同生活中的“点缀”,虽然品质好但多用来馈赠亲友,并没有想过以此作为主要产业。当村支“两委”瞄准红薯种植,准备规模推广时,许多村民不理解,支持的人也不多。“为了推广种植红薯,我们想了不少办法,免费耕种、免费提供红薯苗,举办红薯文化节……在‘内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垴上村实现了规模种植红薯,农户也从中获得了稳定的收益。”郭砚兵说。

  这几天,村民郭培兰天天往地里跑。他家的6亩红薯苗种下不久,担心气温高、雨水少,影响红薯苗成活,他有时去给红薯苗浇浇水,有时培些土,非常上心。郭培兰说:“我们村地少,我们两代人共有6亩地。以前,咱们只敢种玉米,每亩只能收入几百块钱。现在咱村的红薯出了名,销路不愁,一亩地就能收入几千块。”

  像郭培兰一样尝到甜头的村民不在少数。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垴上村红薯种植面积稳定在多亩,品种也越来越丰富,有蜜薯、烟薯、紫薯等。村民家家户户种着红薯,也有了稳定的客源。“咱村的红薯收获了吗?啥时候开卖?”“我是朋友介绍来的,想买点红薯。”“今年的红薯一定要给我留点,可别忘了。”……每年秋季,村民们会接到各种咨询电话,围绕着同一个话题——红薯。

  同样围绕着“红薯”的,还有村里已经形成的产业链:利用红薯提高知名度、推出特色红薯宴席、销售红薯增加收入……举办节庆活动,吸引游客前来是提升垴上红薯知名度的有效方法。去年国庆假期,垴上村第七届红薯文化节如约而至。心灵手巧的垴上人“开发”出了红薯的多种吃法:红薯面馒头、糖心红薯丸、红薯面河捞、凉拌红薯叶……红薯收获季节,游客到村里大饱口福。“薯王”比拼、美食尝鲜、文艺表演,让游客的垴上之行收获满满。

  红薯还促进了村里其他农副产品的销售。村民郭福志说:“这几年,我家种的红薯,在地头就卖完了,种的核桃、小米、南瓜等也顺便卖了不少。”

  红薯成了垴上村的名片。在购买红薯的“寻味之旅”中,游客也在这里欣赏到更多美景:村后山的溶洞、村前的红叶、沿路的风景,吸引了许多旅游爱好者前来“打卡”。为了给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垴上村整修道路、绘制墙体彩绘、打造小景点……村里一年一个变化,垴上村从地处偏远、基础设施差的穷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村。

  村里人气旺了,曾经离村外出务工的村民开始“回流”。几户村民返乡办起了农家乐。有家名为“归去来居”的农家乐在院子里新修了4个柴火灶台做起农家美食吸引游客。这里有柴火铁锅炖鸡、桃仁月饼,还有盂县农家特色的灌肠、玉米面河捞、红薯面馒头等。

  为了丰富乡村旅游内容,垴上人动了不少脑筋。今年年初,垴上村种植了30亩樱桃树和西梅树,还种了70亩大豆。未来,游客能在村里赏风景,采摘樱桃和西梅,还能在秋季买红薯和杂粮。“村民的日子现在越过越红火了,下一步我们准备继续搞好红薯种植产业,办好采摘园,继续完善乡村旅游内容,让游客到村里有美景看、有美食吃、有杂粮买,让美景和特产变成村民致富的‘本钱’。”郭砚兵说。(侯节 马倩)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95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