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盂县返乡夫妻走上规模养鸡路大盂之

2025/5/4 来源:不详

4月8日一大早,家住盂县牛村镇教场村的盂县长计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长春就骑上摩托车朝村后山的养殖场驶去。一来到鸡舍,他便摁下鸡舍门口的按钮。鸡舍里的自动化养殖设备开始运转,自动化喂食装置将事先准备好的饲料传送至食槽,水槽内也流入了饮用水……“自从引进了自动化养殖设备,我们夫妻俩养多只鸡不费劲。一键操作,还不耽误家里的事儿。”杨长春笑着说。年,在外打工的杨长春在朋友的支持下,萌生了养鸡的念头。“当时鸡蛋市场行情好,村里也鼓励我们自主发展产业,我就带头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杨长春说。合作社成立之初,杨长春从北京引进了优质鸡苗,在村后山的场地上搭起了鸡舍开始养鸡。“一开始没有养殖经验,饲料配比、蛋鸡防疫等都不懂,损失了不少鸡苗。”杨长春回忆说。为了养好鸡,杨长春多次前往郊区西南舁乡雨下沟村,请教当地从事蛋鸡养殖的朋友。慢慢地,鸡舍温度多少合适、如何防疫、鸡饲料怎么配比等常见的问题,杨长春都不在话下,他也从一个养鸡“门外汉”成了附近村小有名气的养鸡“大拿”。   这些年来,合作社的养殖规模在逐步扩大,从一开始的蛋鸡存栏只到如今存栏多只。规模扩大了,但合作社的用工却少了许多。如今,杨长春和妻子刘贵英两个人就能完成养殖场的全部工作。年,合作社升级了养殖设备,购入了层叠式自动化养殖设备,让蛋鸡住上了“单间楼房”,他们还购入自动喂食机、自动饮水机和自动刮粪机,实现上料、喂料、饮水、清粪等自动化控制。“以前要忙活半天的营生,现在只需要摁几个按钮就能完成,省了不少人力。”刘贵英说,“以前养鸡,为了保障鸡舍干净卫生,每天从早忙到晚。现在好了,用上自动化设备,轻松了不少,还能顾得上接送孩子上下学。”   现在,杨长春每天早上5点到鸡舍喂鸡、清粪、给鸡舍消毒。刘贵英送孩子上学后也会到养殖场和杨长春一起捡鸡蛋、配比饲料。“鸡饲料我们选用的是粮食饲料,有时候我们也会收购一些玉米、麸皮、糠、豆粕等配比饲料。这样生产的鸡蛋品质才有保障。”杨长春说。这段时间正是春耕春播的时候,合作社的鸡粪已经被附近村的村民预订了不少。   今年,杨长春对于养殖场也有规划。“目前,合作社多只蛋鸡,每天生产鸡蛋约斤,捡鸡蛋成了我们两口子最重的活儿。我计划外出考察一下,给我们的鸡舍配备鸡蛋传输装置,让鸡蛋顺着传输带传递出来,降低劳动强度,既能提高自动化程度还更干净卫生。”杨长春说。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94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