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鲁迅眼中的山西与山西人心中的鲁迅

2023/10/2 来源:不详

白癜风 http://m.39.net/disease/a_9383689.html
                            

原创侯强学术汇

鲁迅的一生既没有在山西学习过,也没有在山西工作生活过,甚至可以说没有真正到过山西,但在他的过往人生经历中,与山西人多有交集,并不时把思想文化研究的目光落到山西这块古老而又现代的文化土壤上,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正如董大中所言:“对于一位文化巨人说,一个地区跟他的关系,是绝不能用他是否在那里生活过为 取舍标准的。”因之,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有关鲁迅眼中的山西与山西人心目中的鲁迅,自然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鲁迅对于山西自然环境的认知

鲁迅在弃医从文前,曾在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的矿务班学习,接受过较为系统的地质矿物学知识教育。是时,该学堂是一所培养矿业工程技术人才的学校,与天津中西学堂同为我国最早的矿业 学府。矿务班功课以开矿为主、造铁路为辅,鲁迅在此攻读了三年整。这一学习经历不仅为鲁迅打下了地质矿物学知识的基础,还开阔了他的视野,启发了他的思维,并得到了一定的学术训练。

也正因此,鲁迅在年即以笔名“索子”在《浙江潮》第八期上发表了《中国地质略论》一文。该文谈及德国人利忒何芬在中国的矿产考察报告,并转引其言:“(中国)大陆均蓄石炭,而山西尤胜。”鲁迅在该文中,还引用日本地质调查者报告中图示的我国石炭田的位置,述及山西矿产资源共计有6处,即东南部炭田、西南部炭田、五台县、大同宁民府间炭田、中路(译音)、西印子(译音)等。

年,鲁迅又与同去日本留学的矿务铁路学堂同学顾琅合编了《中国矿产志》一书。作为 部地质矿产专业志,该书是我国最早运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论述我国地质矿产的科学著作,出版后又加以增订,连续多次再版,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清 府学部批准为“国民必读”之书,将其批准为“中学堂参考书”。

该书由“例言”“导言”四章六节和“本言”十八章三十六节组成。“本言”部分述及各省的矿产资源,其中第二章即为《山西省矿产》。该章述及山西省蕴藏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其中,山西省铁矿以平定州盂县、潞安州、泽州阳城县储存量为最,并将其开采历史追溯至多年前。山西省煤炭资源分布地区广阔,计有平方里,煤层厚达25尺至50尺,平均厚度不在40尺以下,储量高达亿吨,山西一省所蕴藏的煤炭量足可以使用余年。

不过,及至年6月前,鲁迅对于山西的认识应该还仅限于纸上。但也就在这一年,鲁迅接受了西北大学与陕西教育厅合办的“暑期学校”的邀请,启程赴陕西作学术报告,终于有了过道山西的机缘。此次赴西北之行,鲁迅对一水之隔的山西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以至于原打算准备由南向北穿过山西归来。后来虽行程改变,但鲁迅一行最终还是短暂逗留于山西境内。在舟经山西时,为真切见识山西,鲁迅一行特地在 河北岸山西一侧的一个小山村登岸参观。据鲁迅该年8月9日的日记记载,他在登岸参观的归途中,还在水滩捡拾石子两枚以作纪念。又据同行的孙伏园所撰《长安道上》一文记载,鲁迅一行舟行晋、豫间,发现山西一侧果木森森,登岸之处遍地种植着花红树,为此他们还特地品尝了晋南的风物花红,觉得不仅价廉而且物美。

鲁迅对于山西传统文化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63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