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有诉求法院有回应我市法院一站式多
2022/8/29 来源:不详“全市法院收案整体增速明显放缓,部分基层法院出现小幅下降是对我们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初见成效最好的说明。”近日,市中院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江彦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于一些民事纠纷,相比过去“对簿公堂”,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将诉前调解作为化解矛盾的一种柔性手段。
近年来,我市人民法院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在新时代的多元司法需求,全面建设集约高效、多元解纷、便民利民、智慧精准、开放互动、交融共享的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多元纠纷解决新路径,全力打造“一站式服务、多元化解纷”新模式。市中院与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联合出台了《关于规范民事行政涉诉信访工作办案细则》,对信访终结、来信办理等工作进行规范管理,与市司法局就人民调解、律师调解联合出台了相关方案意见,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与诉讼衔接签发了实施细则……此外,基层法院也与多个部门建立了52项联动机制,工作联动范围不断拓展,逐步畅通诉调对接渠道,让人们在获得司法公正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司法温度。
“以柔克刚”诉前调解促矛盾化解
时隔7年的借贷纠纷在半天之内就化解在诉前,还能最大化实现自身诉求,对于盂县的王某某来说实属欣慰。今年8月28日,王某某到盂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大厅起诉被告李某某,要求李某某归还拖欠的贷款元。王某某说:“我试过多次催要,李某某总是推诿不还,我只好拿起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诉讼服务大厅工作人员向王某某细心讲解了诉前调解的优势,经他本人确认同意后,案子被迅速转到调解小组,调解小组当即电话通知了被告。当日下午,经调解员的耐心劝导和以案说法,原被告双方顺利达成调解协议,由法院出具民事调解书,纠纷得以解决。
“矛盾纠纷诉前调解,就是为了让该诉者诉,让可诉可不诉的纠纷以非诉形式快速化解。这也是促进公民与公民之间、公民与其他民事主体之间和谐相处的必要之道。”市中院调解快审组主审法官深有体会。上月刚发生的另外一起因物业服务合同纠纷引发的诉讼,也在调解员的斡旋下妥善解决。
原告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因被告所欠3年物业服务费用元,向法院提起诉讼。其中,原告系被告居住小区的物业服务单位,被告系该小区业主。后经中院主持调解,当事人达成相关协议,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化解矛盾纠纷。
以柔性手段妥善解决纠纷,诉前调解在我市司法实践中的积极作用日益凸显。人民有诉求,法院有回应。近年来,市中院坚持将非诉讼纠纷化解机制挺在前,全面深化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年至今年11月底,全市法院共办理委派、委托调解案件件,调解成功件,调解成功率75.3%,司法确认件,在线司法确认95件,在线司法确认占比89.62%。
重信息化建设实现纠纷化解“零跑腿”
远程在线也能组织调解,还能调解成功?
今年9月,矿区法院受理的一起借款合同案的当事人,着实体验了一把。标的仅元,但原告身处深圳且具体地址不详,被告张某暂居寿阳,管辖法院又在阳泉。法官利用在线送达平台网上协查找人,短短几分钟就联系到了当事人,之后又会同特邀调解员利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组织线上调解,达成协议并线上送达,效率高,效果好。
从立案到调解再到司法确认,整个过程都可以线上进行。得益于法院诉调对接中心实施调解前置,凡是民商事案件,除法律规定不能调解、不宜调解的以外,大多纳入调解平台进行诉前调解。“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是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更是司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使命担当。我们将大力推广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充分发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远程解纷功能作用,最大程度便利当事人,满足当事人少跑路、快结案的需求,减轻当事人诉累,提升人民群众对司法服务的满意度。”江彦辉说。
年至今年11月底,全市法院系统共受理各类案件件,当场立案率达95%,受理网上立案件,其中跨域立案43件,当事人自助立案件。网上立案、网上调解逐渐成为解决纠纷的新常态。
基层法院引进多功能自助诉讼服务设备,引导当事人通过终端设备进行立案,减少当事人排队等候的时间。畅通网上立案渠道,当事人可通过中国移动微法院、山西诉讼服务网等途径在网上申请立案。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