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清一代书宗祁寯藻书法专题
2025/2/10 来源:不详祁寯藻像中晚清一代书宗——祁寯藻
■刘长海
(作者系山西省祁寯藻研究会原常务副会长)
一代书宗——祁寯(jùn)藻,语出《清代翰林传略》。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按语中称:“书亦有宗,学者要宗其上者,立其一家。所立之宗,要‘备众美,通古今,极正变,足为书家,极则者耳’。”祁寯藻确名副其实,他一生不仅有此殊荣,还有“一代儒宗”“诗坛领袖”等桂冠,能获此众多赞誉者实乃罕见。年农历的六月四日是祁寯藻诞辰周年,为了纪念这位先哲特发此专题。
行草四条屏《澄清堂》所刻,皆右军书,计十卷。黄长睿谓为唐贺季真手摹,李后主得之刻石《澄清堂》,极其精善,远在《淳化阁帖》之上,惜世无传者。书家草法宜入规应矩,力能扼腕,处处停笔。此法右军独据其胜。
一、崇尚晋唐声望隆
祁寯藻(—),字淳甫,后改实甫,号观斋。15岁中秀才,18岁中举,22岁中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在朝居官46年,官至首席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兵、户、礼部尚书。享年74岁,赠太子太保,谥文端,入祀贤良祠。
查《祁寯藻集》可知其学书轨迹及其成就。据祁寯藻日记、年谱、诗词记载,他“四岁始识字,六岁就家塾”“满窗笔砚列,墙壁遭鸦涂”,这是他初入学时学书的写照。嘉庆十六年(年),陕甘总督那彦成聘祁寯藻父祁韵士任兰山书院山长,祁寯藻时19岁随侍,那彦成授祁寯藻“作字用笔法”,22岁在保阳那彦成幕府“校勘书画法帖”,那彦成又授他“缓”笔法“作字缓则笔定,疾则笔滑”,并命他临颜鲁公《祭侄文稿》、欧阳询《九成宫碑》《化度寺碑》。祁寯藻“只领训辞,铭诸心版”,凡古人名帖,日临不辍,日写小楷—字,在此三年,打下了坚实的书法基础。
行书临《快雪时晴帖》条幅嘉庆二十三年(年),祁寯藻在“南书房供奉笔墨诸事”。道光十年(年),皇帝命祁寯藻校勘清廷内府收藏《石渠宝笈》书画,始观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真迹。他在《观斋歌》诗中写到“西清书画饱眼福,插架万轴山崔嵬”“自从石渠见快雪,俗书一扫枝叶繁”。从此之后,他的书艺远播京外。清代学者窦镇称“他(祁寯藻)与许乃普、赵光、陈孚恩为四书家”。欧阳兆熊赞他“楷书称首”。王轩赞他“书法为一时之最,得者皆宝贵之”。祁寯藻成名后依然未停止临习碑帖,曾临颜真卿《麻姑仙坛记》、赵孟頫《黄庭经》、文徵明《金刚经》、董其昌《莲华经》,今藏晋祠博物馆。祁寯藻任户部尚书时所临柳公权《苻公神道碑》,后收录《宝翰斋法帖》中刊刻面世,71岁时还临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和孙过庭《书谱》。从祁寯藻留下的楷书墨迹看,其始学欧阳询,后习颜柳,吸收了欧的沉重、颜柳的筋骨,形成了自家的风格。在行书方面继承了二王遒媚劲健和赵孟頫、董其昌圆转流丽的笔法,开创了渊穆遒健、气度浑放、萧疏旷达、意气挥洒的祁体书风,被时人所赞赏。
二、北碑南帖能兼融
祁寯藻书法成名于道光朝,书作刻石立于京都数处。道光二年(年)写的《重修镇海寺碑记》刻石立于京西八大处证果寺;道光十年写的《平定回疆》悬于故宫武成殿壁;道光十六年(年)书《三晋东馆记》立石于京都下斜街三晋会馆;道光二十八年(年)写《小秀野唱和诗》,刻石立于三忠祠;同年写《子史粹言》摘句四屏条,刻石立于慈恩寺,这些碑刻的面世使祁寯藻的书法名震朝野。
此时正是碑学兴起之时,阮元《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包世臣的《艺舟双楫》相继问世,一时尊碑卑帖、重北轻南之论风靡天下,祁寯藻对此并未随波逐流,而是以其自身的体验,认为碑帖同源应并重,不可偏废。他在《何子贞太史唐拓〈争坐帖〉长句次韵和之并简张诗舲司空》诗中曰:“北碑南帖派久别,研经创论得来曾。”何子贞和诗曰:“公乎有灵应大笑,南北殊派本代兴。”祁寯藻在《何子贞藏唐古墨四种次韵题后》诗中曰:“晋唐书从篆隶来,支派虽殊犹适嗣。”在《赐观晋臣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墨迹敬题》诗中曰:“溯源二王逮颜柳,一脉相承静可按。”以上如此提法和阮元《南北书派论》所述《兰亭序》能成为千古绝唱,就在于它体现了南北书风的融合的观点一致。祁寯藻对王羲之的书法崇拜至极,他认为“二王笔札,首重山阴”“临摹先标《快雪》”。道光二十二年(年),祁寯藻得到翁方纲所藏《大观帖》残本爱不释手,日日揣摩。翁方纲斋名为“晋斋”,祁寯藻起斋名为“观斋”,祁在诗中写到“太清残本吾宝之,苏斋且笑观斋痴”。由此可见祁对王、颜书法的敬重和痴心。祁寯藻在学书的践行中,不断地把南派的温雅和北书的雄健融为一体,如他所写《唐平淮西碑》,此碑一连四通,字迹二寸,近一千六百字,一气呵成,为其咸丰初年(年)所作。纵观全篇,中正肃穆,儒雅大气,颜筋柳骨,自辟新境,可谓是集碑帖之大成。时人称此碑为“三绝碑”,即裴度史、韩愈文、祁寯藻书,驰名中外,朝鲜诗人李藕船得之拓本后写诗曰:“副墨如分得,强似生平得五车”赞之。
行书居身洁志联三、箴铭笔谏启皇帝
咸丰十一年(年)十月,祁寯藻正在寿阳老家平舒村养病,忽接上谕:“告大学士祁寯藻,忠清亮直,学问优长,著即来京,听候简用。”祁寯藻奉旨于同治元年(年)二月抵京,又接上谕:“命祁寯藻在弘德殿授读同治皇帝。”同时任教的还有翁心存、倭仁、李鸿藻。此时同治帝刚6岁,祁寯藻给同治帝先讲《大学》,他反复推阐“为人君,止于仁”一言,仁者必以仁亲为宝,以贪戾为戒,要纳谏求贤,尊儒远佞,讲解“制治保邦之道,用人行政之源”。后讲《帝鉴图说》,通过讲故事,使同治帝知道创业之难,守业更难,要励精图治,光大祖业。兼讲书法,祁寯藻为让同治帝学好书法,煞费苦心下了一番功夫,先是命端木埰集柳公权《玄秘塔》字为《弘德殿箴》,后集颜真卿字为《弘德殿铭》。端木埰在《弘德殿箴》铭序中写到:“皇帝御极之年二月,太子太保寿阳相国(祁寯藻)奉皇太后懿旨,侍上读书于弘德殿。惟念圣学之外,兼肄八法。夫子思于书法之中寓笔谏之意,命埰集诚悬书为《御殿箴》。复命埰集平原书为《弘德殿铭》”。同治二年(年)十月,祁寯藻、倭仁、李鸿藻上呈《弘德殿箴》,并奏曰:“念圣学之暇,兼肄八法。唐臣柳公权之对曰心正则笔正,是亦诚意正心之助也——因取公权碑字,集为韵文,用资省览。伏念皇上体即此是学之意,因一艺以验身心,懋昭大德,恢宏远图。”此奏说明《箴铭》不仅是让皇帝临习的字帖,更是启沃皇帝心灵的课本。
《弘德殿箴》集字,正文字,题目4字,落款6字,共21页,字迹寸余。今有剪贴本传世。从内容上看主要是以柳公权的“心正则笔正”,告诫同治皇帝要做仁君,遵守祖训,以德行政,以德导俗,以德容人。《弘德殿铭》,集颜真卿字,正文字,题目4字。未见剪贴本。只见端木埰《有不为斋集》录有此文。其内容主要是以史述事,从春秋讲到明清。勉励同治帝知史以明智,鉴往而知来。通过学史,使同治帝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振兴大清基业,以达到帝师应尽的“致君尧舜,使民小康”责任和最终目标。
为了进一步促使同治帝和陪读的阿哥们学好书法,同治三年(年)正月二十日,祁寯藻“集柳公权《玄秘塔》字书屏四幅,送惠邸处,颜《多宝塔》、柳《玄秘塔》二帖各三份。其八、九、十阿哥皆学书,曾以文诗相质,故赠之”。由于祁寯藻的苦心培育,同治帝和阿哥们写的字大有进步。
四、德艺双馨昭晚生
祁寯藻一生不仅是同治帝的师傅,同时也是道光、咸丰帝的老师。道光朝他曾任经筵讲官,为道光帝讲解经史;咸丰朝任太子太保为咸丰帝讲治国方略、用人之道,世称三代帝师。祁寯藻学问优长,学粹品端,朝野共赞。皇帝赐他贤臣,群臣赞他贤相,民间称他为清官。清代学者俞樾在《春在堂·相国祁春圃夫子六十寿序》中赞祁寯藻“胸怀宽广,才调高雄,不愧是朝廷的词臣”,还有赞颂语“他写的诗文风格高尚,寄托着忠爱之情”“他善选拔人才,委以重任,以改变社会风尚”“众多人文学士推他为当代哲人”“偶尔写一幅字,抢者甚众,东西宫门的匾额,非他无人敢题写”“他写的文章诗词中,都蕴含着治理天下的道理”“他就像高山大海,人们得到他的利,不知利从何来。他又像明月普照,风光浩荡的天宇,人们遨游其中而自然融化。这些都是他纯正完备的德行表现”。清代大臣左宗棠赞他“孝友清德,天下称之”。何绍基在诗中曰:“寿阳相国人伦宗,谓此振兴关圣道。春秋主灌每凤临,天下学人尽倾倒。”清代循吏牛树梅赞他:“历事四朝,身为相国,学为帝师,廉洁自持,清风两袖,功被当时,是后世人臣的极至和楷模。”端木埰赞他“有古大夫之风范”,等等,这些都是对祁寯藻人品的嘉褒。对他的书法艺术亦评价很高,《山西献征》称祁寯藻“书由小篆入真行,师承二王,出颜柳,参以山谷,深厚遒健,自成一格”;清人秦东来称“祁寯藻书法冠当代”;马宗霍称“寿阳书欲皆松雪之圆,诚悬之劲,山谷之韵”;《山西书法史》称“祁寯藻书为傅山以后第一人,对晚清乃至民初的书界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今查他写过的碑文有近百通,字帖20种,中堂、条幅近千件流传于世。行楷居多,草篆隶较少。但是他不论写什么从不收钱,嘉庆二十二年(年),寿阳县后沟有一韩姓人士,并不相识,托人请他为樊氏书“贞节”牌额,韩欲提酒来谢,他婉言谢绝,并说乡邻有节妇,亲族共旌之,褒扬闺范喜事也,余所乐为。平定刺史吴念庭寿辰,众人已把贺寿言撰好,嘱祁书写。他写数日,众以衣料相贶,他固辞不获。咸丰十一年,祁寯藻在寿阳老家养病,山西盂县田国俊自省来,以纸求书其祖碑,他即书好送行。本县生员君恩求祁书大寿和八十寿扁,他应之。祁寯藻认为此是乐事,在方山寺院居住时写过“山居即事”横幅:“笔砚安排心已清……”可证祁对写字的心态。当时名人写字不要钱,是一种传统和时尚,也是一种文人的美德,祁恪守此道,遵循不逾。
为了继承祁氏的优秀传统文化,寿阳年筹资新建了规模宏大的祁寯藻纪念馆。央视播出了以祁寯藻为主人翁的《天地民心》40集电视连续剧。山西省祁寯藻研究会组织学者搜集整理,由三晋出版社出版了清史文献工程《祁寯藻集》《祁韵士集》《山西文华·祁寯藻书法卷》《金石卷》《祁寯藻书法精典》《祁寯藻书碑帖》。通过媒体的宣传,祁寯藻的为官之道、思想品德和诗书艺术在全国产生了一定反响,尤其是祁寯藻的故乡寿阳,现已跻身“中华诗词之乡”“山西诗教先进县”之列,学习祁书者越来越多,促进了当地的文旅建设。
楷书至治之世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