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事情令北宋统治者如此意外和震怒,才有
2024/8/16 来源:不详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好些 https://m.39.net/pf/bdfyy/xwdt/----史话三晋之平定篇在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年代,一位小名叫作香孩儿的人,怀抱着统一全国的雄心。他拎着一根盘龙棍,凭着过人的武艺及超凡的军事才能,从容灭掉了南方诸多割据政权,然后眯缝着双眼转头盯向了北方唯一的割据势力,也是最后的一个,“民穷地瘠”“弹丸黑志”之地。他就是大宋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就在他挥师北上,雄心勃勃准备完成一统大业之时,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意外和震惊,勃然大怒......一能令赵匡胤极度恼火的这个政权是北汉。北汉是五代时期十国中唯一的北方之国,是被后周灭国的后汉建国刘知远的弟弟刘崇所建立的政权。刘崇深知自己国力微弱,便依附契丹人所建立辽国,称其帝为叔,结为强援。北汉虽有强大的契丹骑兵作支撑,但依旧在晋州(今山西临汾)和高平被后周打败。后周世宗柴荣率部兵围其都城晋阳太原府两月有余,刘崇忧愤成疾,其子刘钧继位,惶恐间更加重金贿辽,乞求护佑。当时尚在后周军中的赵匡胤甚为嗤之。在南方尚未平定的前提下,赵匡胤得知“北汉主刘钧卒,养子继恩立”,且内乱频迭,刘钧的另外一个养子刘继元得以大位。于是“命昭义军节度使李继勋等征北汉”,真实目的只是作一次试探性攻击,以震慑对方。当“宋将何继筠击破北汉枢密使马峰的大军于洞过河,直逼太原城下”时,契丹骑兵星夜来援,李继勋等作战略性撤退。就在宋军撤退之后,北汉刘继元以为宋军畏惧而逃,竟然出兵南下,进入宋境晋、绛之地配合着契丹人大掠一番,这才心满意足返回。如此狂妄之举令赵匡胤受到了莫大的耻辱,大怒。御驾亲征直逼太原城下。二可以感受到棍扫天下的赵匡胤有多气愤,调动了殿前精锐大举亲征。设伏先将前来救援的辽国契丹骑兵先头部队在石岭关击溃,亲临城下督战,还征发民工数万,修筑长墙包围太原,筑长堤“引汾水灌城”。北汉赖“城固墙坚”,竟然殊死抵抗长达三月之多。宋军“顿兵甘草地,会岁暑雨,军士多疾”,辽国援军再度抵达。但宋军将士依旧奋勇向前,以完赵匡胤之心愿。“禁军校赵翰等叩头愿乘城急击,以尽死力,太祖曰:‘汝曹我所训练,无不以一当百,以备肘腋、同休戚也。我宁不取太原,岂忍驱汝曹冒锋镝而蹈必死之地乎?’士皆感泣,遂班师”。“北汉主籍我所弃军储,得粟三十万,茶、绢各数万,丧败罄竭,赖此稍济”。此番失利让赵匡胤一直耿耿于怀。等待灭掉南唐之后,再度兴兵北上。此时的北汉,在辽的支持下,还经常南下骚扰宋。能够在宋的强大攻势下顽强苟延残喘四世二十八年,不得不承认这是个有着强悍血性的小国。赵匡胤压根也没有把这个“弹丸之地”放在眼里,全力准备着北上,真实目的在于收复燕云十六州。收拾北汉,也就是分分钟的事情。宋开宝九年(公元年)八月,做好一切准备的赵匡胤派五路大军再度北伐。云集太原城下的五路大军士气高昂,与前来救援的辽军展开激战。就在此时,“烛光斧影”,五十岁的赵匡胤谜一样的英年早逝。其弟弟赵光义只得召回大军。三赵匡胤此生最大的两个心愿就是击败辽国和收复燕云十六州,成为其众生遗憾的这两件大事,永久成为了两宋统治者长久的梦想。继承其志的赵光义积极转运粮草修造兵器,并制定了肃清外围先阻辽援再取太原的方针。在镇州(今河北正定)广阳寨首置平定军,此“平定军”相当于州一级的地方行政区,军部设在并州广阳县,就是今天的山西平定县。太平兴国四年(公元年)正月,做好一切准备的宋太宗赵光义御驾亲征,先命潘美率部进攻太原城,再命郭进部在石岭关部属,以迎接辽国援救太原之军,自己则亲率中军在镇州,以牵制幽州的辽军大规模驰援。四月,接到北汉刘继元的求援,辽国东北两路大军直奔太原。在石岭关被郭进部大败东路军,北路军急忙撤退。赵光义领着数十万大军来到太原城下督战。刘继元作顽强抵抗月许,出城投降。赵光义水淹火焚太原城后,废太原县,改名“平晋县”,改改广阳县为平定县,同时将设在广阳城的县治迁于古榆关城,就是今天的平定县城的上城,拓建城池,形成了今天平定县城上下两城相倚的格局。所改县名,其目的不言而喻,就是“平定北汉”。四平定这个县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最早置县是在汉朝汉武帝时期,名为上艾县,当时属于太原郡。在金代时,一度升为州,领平定、乐平两县。清代又升为省辖直隶州,领寿阳、乐平、盂县三县。比较有意思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度一分为三,以正太铁路为界,称之路北平定和路南平东、平西。年一度撤销,划归阳泉,称之为郊区。到年又恢复,属晋中。年再度改回阳泉。平定为太原门户,北宋末年金国南下灭北宋之战,左右路元帅分别从大同、保定出发夹击太原,完颜宗望破镇定城后久攻平定不下,后与完颜宗翰两路合兵后付出万人的代价才攻下平定军,这才南下汴梁城,造就了北宋的“靖康之耻”。由此可见,一个平定军的设立,便是当年赵匡胤的震惊和恼怒的原因了。所以,平定县历史有”金”而无“南宋”了。平定县的地理标识的名品是砂锅,有“平定砂锅亮晶晶”之歌唱。《平定县志》载:“砂产州北山中,砂白色......始于唐初......平定砂货遐迩闻名......”,其特色“炖肉不变味,煮饭不变色、煎药不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