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这座千年古寺,比当地县城历史还长,里
2024/8/10 来源:不详古时春秋战国时有众多小国,在山西省阳泉市的盂县,公元前年时,这里曾是少数民族狄人的聚集地,狄人在这里建立了仇狄国,而永清寺便坐落在仇狄国古城都旧址东南8.5公里处,建立于隋朝开皇年间,比盂县“建立”的时间还早。据传,先有永清寺,后有盂县城,在隋朝大业年间,仇狄国旧址更名为盂县,直到今日都未曾改名。永清寺距今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路家村镇的东社,属于太行山山脉东麓方向,距离石家庄大约公里,距离太原市大约公里,距离阳泉市大约40公里。永清寺拥有极高的佛教文化历史,同时也是现代佛教文化的道场之一,是盂县的佛教协会所在地。永清寺在元代时,寺院内的大殿遭受过官兵的焚毁,到了明朝万历年间,永清寺的僧人洪公法师通过化缘的方式重新修缮了寺院,再往后的千百年里,清朝康熙年间、嘉庆年间都先后修复过永清寺,目前的永清寺新建的建都是建立在明清时期的旧建筑的基础上进行修缮的。清朝末年,永清寺开始走向衰败,荒无人烟,寺院内遍地都是杂草,到了年,一度法师来到永清寺,看到此处情景,发愿希望复兴永清寺这座前年古刹,想将永清寺变成有名的佛教道场。一度法师开始四川奔走,筹集善款,自己平时就种种地来维持基本的日常生活,寺内破旧的墙壁就是自己的住所,把所有的钱都用来修缮永清寺。经历了数年的坚持,永清寺被重新修复,修复的建筑包括大雄宝殿、千佛殿、药师楼、极乐殿、大悲殿、居士楼、藏经室、念佛堂等等建筑、各个殿宇都互相呼应,布局建构严密细心,黄与红相见的颜色显得金碧辉煌。在7年时,又新建了永和公路、永和广场、天王殿、五观堂、法物流通处,寺院内的配置更加完善齐全了,寺院建筑也越发宏伟壮阔了。重建的永清寺的朝向是坐北朝南,分为前后两座大院,以前院的山门、正殿、东配殿和西配殿为主。进入永清寺,抬头变会看到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正前方摆放着大型的香炉,里面会燃放着香客投放的香饼,香炉左右两侧是东西配殿。绕过香炉便会来到大雄宝殿,永清寺内现在保存有3件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采用单檐歇山顶结构,殿内宽15米,有14米深,足足九檩八椽的深度,还有十二根梁与十六根柱子。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门前还有两颗翠绿茂密的松柏。大雄宝殿中保存着一副明代的水陆壁画,保存得相对完整,造诣极高,是难得的佛像壁画,目前只剩下右边山墙上的一副,其他的都被损毁了。画中的人物身穿鲜红正装,人物勾勒的形象生动,一举一动栩栩如生,似乎在举行一场大型的祭祀活动。也许现在的永清寺还远远没有达到一度法师想要达到的高度,但是修缮一座寺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一度法师决定用数年的时间来复兴永清寺的那一刻,这座寺庙开始有了自己新的道路与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