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带来新生活山西智慧交通正提速
2023/10/7 来源:不详
山西日报记者冷雪报道大同北收费站下高速的疫情防控政策怎样了解、个路桥建设项目的物料进出如何管理、景区停车场出口拥堵排队怎么解决……社会发展,交通先行。在交通领域,看似纷繁复杂的各类问题,在“科技赋能”的力量下都能逐一化解,“智慧+交通”让“出行更便捷、建设更科学、服务更贴心”等一系列发展目标逐一实现。
在我省,基于智能交通的发展,智慧交通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等技术,对交通管理、交通运输、公众出行等交通领域全方面以及交通建设管理全过程进行管控支撑,一批交通新基建重点工程,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应用场景,一批技术标准规范……一个多维度的“未来交通”体系正在搭建和完善。
互联网+物联网
搭建“睿智”物料管控体系
11月14日,昔榆高速公路LJ5-2标全线贯通。作为目前省内单公里造价最高的在建四车道高速公路项目,经过两年建设,昔榆高速已现雏形,宛如一条长龙盘旋山间。
投资巨大、单公里造价最高,昔榆高速是如何对进度计划及人员、机械、设备、材料的配置做分析和研判呢?
走进昔榆高速LJ11标山西路桥昔榆高速智慧建设管理中心,智能物料管理平台清楚显示着当日、当月、当季、当年的收料车次、发料车次。点击平台上“钢筋”一项,与钢筋相关的计划用量、验收入库、出库数量、库存数量等信息一清二楚。
不仅运用于昔榆高速,更为整个集团所用,年7月,山西路桥集团对接开发了智能物料管理系统,使用“互联网+物联网”的模式,通过传感技术、云计算等手段建立了一套便捷、高效的物料管控体系,进一步推进了企业数字化发展进程。
“智能物料管理系统对施工项目部所用材料的进出场、库存盘点、混合料核算同步管控,做到了物料数据真实、过程留痕。”山西路桥工程管理部部长杨嵩桥介绍说,智能化称重收料,杜绝重复称重、地磅作弊等人为漏洞,物资实物收发过程留痕,系统自动抓拍车辆进出场照片、实时上传、实时录像,过程数据永久留存,便于追溯查询,已生成数据不能人为更改,防止各类纠纷,实现了动态化、精细化的物料管理。
据介绍,目前山西路桥集团在建项目个,年度累计收料车次次,发料车次次,混凝土实际用量.95万方,水稳实际用量.93万吨,沥青混凝土实际用量77.21万吨,钢筋验收入库47.48万吨,库存6.8万吨。智能物料管理系统更好地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深化物料管理,为各级管理人员减轻了工作负担,为各级领导科学决策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使各项目的物料管理逐步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
互联网+大数据
构建“全能”信息服务矩阵
“盂县服务区有没有电动汽车充电桩?”“大同北收费站下高速的疫情防控政策是什么呀?”“我要去运城,大运高速上路况怎么样”……一站式高速公路出行服务平台“晋e行”今年5月上线后,关于全省高速公路出行的诸多疑问,有了更便捷、更高效、更权威的信息查询平台。
查路况、查天气、查站点、搜导航、搜服务、搜防控……这款由山西交控集团组织建设、山西省智慧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开发的智慧平台,以“数据融合、移动互联、服务公众”为核心理念,汇聚高速路况、收费站、服务区、路网等交通基础数据,融合TIMS系统、视频云、ETC联网收费系统、稽核系统、移动支付系统、百度地图等系统资源,打造了“晋e行”服务品牌,为公众提供高速路况、疫情防控、出行导航、收费站状态、服务区服务信息、ETC服务信息等多元出行信息服务,以及交通广播、文化旅游、电子商城等综合服务,全面提升了高速公路公众出行服务能力。
“围绕山西高速公路出行信息服务,山西交控还以‘互联网+大数据’为核心,打造公众出行App、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