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八大盛景连载之苍山挹翠果老遗迹

2023/6/12 来源:不详

北京皮炎哪里医院好 https://m-mip.39.net/czk/mipso_9057338.html

井陉八大胜景今何在

苍山挹翠叠山颠古迹长留果老仙

寺塔临河形倒影绵河夜涨起飞泉

陉悬石鼓音求寂铁铸神龙力破坚

更报秀林春色到勾连东冶起青烟

这首诗是由清道光年间邳州通判邑人苏彭龄所作。它描述了井陉县当时引以为傲的八大胜景:苍岩挹翠、果老遗迹、临河倒影、绵河夜涨、陉山石鼓、铁龙钻石、秀林春色、东冶青烟,令人心驰神往,浮想联翩。可惜的是,这些昔日胜景随着时光变迁,至今有着较大变化或不复存在,但她给人们留下了不尽的遐思。今笔者重新寻觅历史痕迹,探索井陉八大胜景现状,期冀大家去领略那一幅幅曾经醉人的美景。

井陉县,地处河北省西陲的太行山东麓,它东部与鹿泉、元氏、二县毗邻,西部及西南部与盂县、平定接壤,南部与赞皇、昔阳两县相连。

井陉为太行山“东西五大孔道”之一,秦皇古驿道穿境而过,乃冀晋通衢处。这里由于历代兵家必争,才逐渐形成了井陉关这一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历史上它既是楚汉相争“背水一战的”的古战场,又是近代抗击日寇“百团大战”的见证者。

井陉境内虽山多水少,但有绵河纵贯域内。其源于山西平定山中,流入县境后与甘淘河至横口镇交汇,然后一直向北注入滹沱河。绵河全长约公里,在井陉境内流长近40公里。上游为季节性河流,冬季少水,中下游从娘子关始,有苇泽泉地下泉水群的涌出,确保了河水清清。

沿途又有微新庄的鹅毛泉,金柱岭的金珠泉,威州村西两岸的威州泉眼群,洛阳的马头泉等溢水点的补充。河水流量虽有季节性丰盈不均,但也保证了绵河中下游的四季长流。

历史上绵河两岸,杨柳依依、水磨隆隆,稻花飘香。河中舟辑驰奔,她似一束飘逸的玉带,给井邑带来了无限生机。井陉八景之中有六景就点缀在这秀丽的绵河两岸。

水依山而生,山伴水相依。井陉境内群山连绵,六大山系纵横,陉山系、大台山系、百花山系、城山系、千佛岩系和苍岩山系。其中邑内名山---陉山和苍岩山也是八景之中的两大胜景。

第一景苍岩挹翠

苍岩山古为井陉八景之首,时至今日它仍是石家庄地区屈指可数的旅游名胜之一。也是原井陉八景中唯一至今保留完整,并有深度开发的景区。

苍岩山,一是山色秀美岩石别致,风光无限;二是桥楼殿横贯凌空,奇异而险峻;三是隋炀帝之女出家修行之道场。一千多年来,游客云集绵延不断,墨客文人接踵而至,吟诗作赋,从而使苍岩山成为我国北方地区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山之一。苍岩山位于井陉元氏两县交界处,在元氏平原向西遥望,其巍峨耸立,跌宕起伏,高入云天。史人将苍岩山总结有十六景:有岩关锁翠、风泉漱玉、书院午蔭、碧涧灵檀、悬登梯云、峭壁嵌珠、桥殿飞虹、绝回栏、尚书古碣、炉峰夕照、山腰綺柏、阴崖石乳、空谷鸟声、窍开别天、说法危台和虚阁藏幽。

苍岩山之美首推自然之美,山上的石质为隐红色石英砂岩,它属于海相沉积。岩层间的平面呈水波纹状痕迹,数亿年前这里是一片广袤的滨海沙滩。又经过历史上无数次的地壳运动,断裂、沉陷和隆起,再加上长年的风雨侵蚀,便形成了苍岩山变化多端的立体几何造型。有似金鸡独立,有似巨龟探海,有似魔方积木,还有子母对语等形相。山峰嶙峋突兀,阳光下红似盛火,层层岩缝中布满了野草灌木,红绿相映,绝壁上自然形成了无数条斑马线。其植被颜色并随着四季的交替而变化,一块块岩壁又像五彩斑斓的彩屏。

苍岩山植被种类繁多,但最奇特的要属白檀和岩柏。山涧石多水少,严酷的环境造就了两种树木根系发达。白檀根长数米,浮地沿四周盘虬交织,抱石而立,似孔雀开屏,茎直光滑呈银白色无皱皮。传说南阳公主一句“你刮破我的罗裙,我扒了你的皮。”将白檀点化而成,它们居多生长在山涧谷底。

岩柏又名石柏。长在石崖峭壁之上,树根钻入石缝中长数十米,体硕叶茂,树冠直径可达十几米。因此,苍翠的岩柏给苍岩诸峰,带来了无限生机。岩柏树龄长,少则上百年,长则数百年,木质坚硬并有淡淡的清香,目前它已是太行山中的珍稀树种。

古建筑遍布其中,桥楼殿横贯凌空,奇异而险峻:苍岩山的建筑颇多,它们分别坐落于山崖及山巅,如山门牌楼,万仙堂与行宫,天王殿,桥楼殿,天桥,圆觉殿,梳妆楼,藏经楼,关帝庙,公主殿,还有经幢,刻石等。其中,最古老的建筑物应是桥楼殿。在多年前,工匠以超人的智慧砍柴填沟,在高达百米的山涧上建起了一座单拱石桥。再桥上建殿,甚是壮观,现成为中国三大悬空寺之一。

宋咸平年间,诠悦高僧择址虹桥南端,在水潭前,溪水畔,建起了浩大的福庆寺。传说当时宋真宗亲题匾额。其大雄宝殿门前的玉玺敦配,造型古朴而稚拙。殿后有“苍岩山福庆禅寺洪福大师宗主灯公寿塔”,塔总高约3米,呈八棱柱形。上刻纪年为元武宗至大元年(年)所立。

要说苍岩山的开山祖师,应是隋炀帝之女南阳公主。在公元年前后的一个春天,她辞别洛阳陪都皇宫,北渡黄河,沿王屋山北上太行,边走边寻觅着理想的修行道场。穿过了无数座大山,越过了无数条大川,经封龙山白草寺来到了苍岩山。她清苦凝心,面壁修行,教化山民,历经近60个春秋终成正果。而后,百姓感其恩德,在悬崖上修庙建塔,并尊奉其“苍山圣母”。每年三月三为盛大庙会,会期三十天,晋、冀、鲁三省信徒众多,数百里徒步朝山,旺盛的香烟绵延至今已达千余年。

苍岩山石碑林立,刻石遍野,历史痕迹历历在目。苍岩山共有石碑近余通,年代跨度较大,自北宋直至中华民国。但其中最为珍贵的名碑要数“尚书古碣”,此碑总高约3米,刻于明嘉靖六年(年),碑文撰书出自明礼部尚书昔阳人乔宇一人。碑额为贵州布证司右参政,元氏人赵维潘所篆。碑文记载了当时重修南阳公主殿,及作者偕都察院右御史江西人刘元瑞,共游苍岩山的所见所闻。碑文语句凝练,书写流畅、个性,堪称书法精品。另有福庆寺大殿西侧诗碑一通,内容是乔宇和刘元瑞在嘉靖四年(年)四月初三,同游苍岩山的联句诗四首。该诗交相唱和,韵律相偕,由此也足见明代官员的文学造诣之深厚。

笔者前次登苍岩山至今已十年有余。今年三月初三,适逢与朋友共往苍岩山,偶遇庙会。只见人山人海,人流如潮,我们只好将车停在离景区较远的胡家滩村,徒步前行。沿山坳边走边看,忽见左边崖壁上有数座荒颓的民居,油然想起宋清吉先生在民国二年骑驴游山所描写的情景:“林峦重叠路迢遥,桃蕊含羞柳色娇。数缕炊烟村舍近,人家三五住山腰”。

只顾赏景忘了看路,不觉已过福庆寺山门数百米,经商议改原定计划先乘索道上山,下行时再游览景点风光。轿箱中凌空观苍岩更别有情趣,近年重修或新修的卧佛寺,菩萨顶、南阳公主庙及北山诸庙宇历历在目。东望高家峪两侧山峰,危石险崖,民居点点,西眺公主祠半悬山腰如挂云端。到达山顶后,自栾台垴步行顺山而下,途中再次饱览了苍岩十六景。

险峰嶙峋入云天直搭虹桥云霄汉

红岩翠柏润净土三教福祉降人间

第二景果老遗迹

乏驴岭就在天长镇(井陉城关)沿井阳公路,顺绵河去往娘子关方向约十里处,果老遗迹是指现在的乏驴岭发电站附近。

按《井陉民国志》描述,这里“盘绕山谷,朔河西山,历史上仅通骑步。此岭横亘其间,东连雪花山麓,陡峻而险要,据《列仙传》张果老骑驴,困乏于此”。

笔者于8年前后曾游历乏驴岭。今日的乏驴岭与历史记载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仍驿道幽幽,古迹斑斑。

旧时,乏驴岭古道是秦皇古道井陉段北路的一部分,岭东坡大陡崛,岭西蜿蜒于峭壁之上。自秦汉至民国绵延二千余年,山西的煤炭、河北的粮盐东来西往于秦晋冀鲁之间。驼队马群夜以继日,人号马嘶,尘烟弥漫,其交通繁忙程度不亚于今日石太高速之拥堵。为避交通高峰,当时政府对该段道路实行了管制措施。白天只许骡马、挑夫通行,夜晚大型驼队才可通过,以此缓解交通压力。

此段古道“以岭东最难,岭西最险”而闻名。村西绵河南岸悬崖上,有千年开凿的石栈道宽不足两米。站在栈道上,向上望百仞高山,往下看数丈深涧。在此,历史上路人失足者时有发生,脚夫于此望而生畏。昔有《井陉道歌》写到“晚云挟雨风不休,井陉古道行人愁”。可惜在八十年代初这里兴修水电站,栈道原貌被破坏,果老庙也随之被毁。今新修庙宇一座,内有果老仙骑驴塑像一尊,庙后山崖上留有北宋明道二年(年)石刻一方,内容是娘子关守备及家属为修路捐款名单。在庙东侧崖石上还残留栈道凿痕一段,长约六米,宽两米,车辙清晰,马蹄留痕,其余已掩埋碎石下或被破坏,不窥全貌,但仍断续可见。果老庙西约70米处另有观音庙一座,也为近年在旧基上重修,庙后有崖洞,四季有水溢出,流经庙内后注入绵河。庙前有修庙碑一座和“平冶路记”碑一座,两碑字迹模糊,碑刻年代不详。庙东山崖下横卧残碑两幢,庙西侧石崖上有阴刻篆体“白岩游”三字无落款,有人考证,据说是明吏部尚书昔阳人乔宇所书。另在栈道处石崖上留有多处石凿方孔,据当地人讲它为搭建茶棚使用。由此可见,当时栈道上的餐饮服务设施还是一应俱全。

过栈道往东经村西口戏台就始入乏驴岭村,大街上古宅林立。街道两侧的古槐郁郁葱葱,绿林荫荫,沿街并有骡马店数处。弯曲的陡坡顺街而过至岭顶,此处也是村东口,这里曾建有东阁。阁高约四米,石砌券门,门洞并装有木门,门洞上镶有“冀晋藩屏”石匾,日军占领井陉后,为行车方便将此阁拆除。往东沿陡坡下岭至河滩,便通往蔡庄、城关方向。年,正太铁路改线,后将河北岸的窄轨铁道拆除,改为道路使用。从此古道废弃,也结束了它两千余年的历史使命。

乏驴岭古道艰险且风景秀丽,沿村周边有多个山寨,好汉寨就建在阁北的山顶上。石条干砌在山尖上垒成一座平台,山寨只留有一条出口坚固而险峻。居高临下可俯览古村、古道和弯弯绵河,遥望四周群峰,更是别有一番景象。

古栈道之上的“人工天河”——绵右渠越山而过,该渠年开始规划,年动工,共分四期工程,年全部竣工,在那个年代可谓工程浩大。另有一条全长近米,高压双排铸铁管道倒虹吸就点缀在乏驴岭右侧。

另据《民国县志》载:“乏驴岭乡岭口为戍守地”。它从地形上实为晋冀咽喉,娘子关的天然屏障。自古成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战事连连。

就近代而言,年,清大同镇统领年过60岁的刘光才,在此狙击了西侵的德法联军,取得战斗胜利;年,晋奉之战至今在山头上仍留有当年的工事和坑道;年10月,在娘子关保卫战中,国民党38路军17师在赵寿山师长指挥下,坚守雪花山、泛驴岭与日军精锐部队20师团进行了殊死的较量。经过七昼夜的激战,全师00名官兵最终只剩下余人,战斗之惨烈让人可歌可泣;年日军侵华期间,在乏驴岭铁路两侧修筑了炮楼群,坚持在敌后的八路军,沿正太路一线展开了百团大战。炸桥梁扒铁路,书写了抗战史上光辉的一页,至今乏驴岭还残留炮楼一座。

此外,年,法国人建造的乏驴岭铁路大桥和铁路隧道穿村而过。铁桥采用锻制扁铁,经铆钉铆固的钢架结构工艺,跨度75米,高7.5米,宽5.5米,桥横跨于30米的深谷。虽经百年沧桑,其制造之精良,质量之上乘,今日仍堪称一件机制工艺品。一是扁铁平整、质密,周边棱角分明无飞刺,在多年未做防腐处理的大气环境中,锈蚀轻微,没有明显的腐蚀斑痕。二是铆钉铆接固结,至今扁铁之间缝隙紧密,铆钉冠饱满充盈,无痂庇。三是桥体虽跨度较大,由于结构设计合理,未发现整体有明显变形。昔日法国的制造技术和严谨的工作态度,至今也值得我们去学习。现此桥只作为乏驴岭村民出入的通道在使用。

桥端有乏驴岭铁路涵洞,它是用风电钻打眼爆破开凿而成。至今洞口峭壁可见数米深的炮眼痕迹,在百年之前其掘岩工艺应是相当先进,与其侧邻桃花栈的錾工凿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抚今追昔,往日的井陉一景至今仍使人流连忘返。

山杏花开串串红绵水绕川水清清

千年栈道今沉睡耳畔犹荡驼铃声

果老成仙飞天去今日只剩乏驴岭

光才激战井陉关寿山一夜白发生

更有朱德破袭战沧海横流显英雄

(本文作者:耿贵英)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53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