茕茕孑立,守望云天阳曲大王庙

2023/3/21 来源:不详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骗人吗 https://m.39.net/disease/a_5686247.html

导读:在山西阳曲东 水镇范庄村西的缓坡上有一座大王庙,这座地处乡野的庙宇原为盂县“藏山神”赵武的行宫。现仅存正殿一座,大殿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二百平方米,为明代遗构。殿宇采用“无梁式”建筑手法,结构严谨,构筑巧妙。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地理位置

阳曲大王庙位于太原阳曲县城以东约15公里的东 水镇范庄村西口的一处高岗之上,该村紧邻S省道,自古是阳曲至盂县的咽喉要道。据《阳曲县志》和大殿内重修大王庙碑记载,该庙始建于明成化三年(公元年),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年)重修。庙内现存正殿一座,为明代遗构。

建筑目的

大王庙古称“藏山庙”,原为“藏山神”行宫。“藏山神”即春秋时匿于山西盂县藏山15年的晋国赵盾之孙,有“赵氏孤儿”之称的赵武。赵武亦名赵孟,年幼时,父亲赵朔被同僚所害,家臣公孙杵臼和程婴舍身将其救出并藏匿于盂山(今藏山)内15年,复出后官拜新 统帅,其孙赵襄子策划“三家分晋”使赵国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赵武逝世后被当地百姓视为“藏山大王”和“雨神”,周边各地百姓每遇天燥地皲之时惯向其求雨,便塑其像并在各地建庙处,作为“大王”出行布雨时的行宫祠苑。范庄村地处阳曲到盂县的交通要道上,于此地营建赵武行宫,正是出于乡民祭祀之便利性考虑。

建筑特点

大殿坐落在高约半米的雕花石砌台基之上,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平面呈方形,单檐歇山顶,形象古朴美观。明间设隔扇门,次间置直棂窗。殿身采用立柱12根,其中前后檐柱4根,角柱4根,两侧山柱各2根。檐柱、角柱柱头均有卷刹和收分,角柱侧脚和升起明显。檐角高耸,呈飞翔状,势欲腾空,气势壮观。檐下施五铺作单杪单下昂斗栱,柱头、补间及转角铺作俱全,四围共计24朵。柱头和补间铺作采用真假昂交替做法,极富意趣。

真昂假昂转角铺作

殿内无大梁、不设柱,工匠先在斗栱的四周加固一道规制较小的“圈梁”,然后开始往殿顶中心层层叠涩小斗栱, 形成四角带抹角梁的多层“井”架结构, 再辅以垫木、叉手、驼峰等小木作,对整个结构进行平衡加固,以承托山面与屋顶重量。这种构造手法的好处在于,无大梁后,殿内就无需金柱,一目了然的室内空间,使祭祀活动的便利性和舒适性得到有效增强,置身殿内抬眼观望,满眼梁架似烟花般华丽绽放,悦人眼目。但这种通过斗栱层层叠涩而成的“无梁殿”,虽视觉美好,做法却靡工费时,各种构件数量颇大,木料成本亦巨。

殿内无梁井架

此外,在殿内两根二椽栿与相邻槫木交叉的四角上,各下垂一莲花柱,匠人借助“人”字形叉手,巧妙地将上金檩与斗栱后尾各处连接起来,使四角的木构件形成一个稳固整体。“悬梁吊柱”的做法既打破了木构件平直的呆板性,又增添了殿内景观。

悬梁吊柱

殿内后方设有供台,东西两山墙及北墙分别绘有《出行布雨图》、《銮车回宫图》以及《备膳宴饮图》。其中,东墙壁画沥粉贴金,绎思挥彩,声势浩大,盖为大王庙早期壁画遗存;西墙旌旗招展,车辚马萧;北墙则完全呈现一幅闲适意态的生活场景。笔者注意到,西北两墙均非沥粉贴金,具是由于颜料不足亦或后人补绘,不得而知。

殿内供台出行布雨图銮车回宫图备膳宴饮图细部

建筑价值

阳曲大王庙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它的“无梁式”木结构建筑方式,匠人通过这种做法,将殿内有限的地面空间充分利用,在满足百姓祭祀需求的同时又使得整个殿堂的平面布局更加合理。阳曲大王庙大殿与清徐尧庙尧王殿、太谷圆智寺千佛殿等,都是晋省现存为数不多的木构“无梁殿”。这座珍贵的建筑精品于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结语

赵氏孤儿的故事在盂县大地流传了几千年,时至今日,范庄村的百姓依然像祖辈一样称赵武为“大王”,将赵武庙称作“大王庙”。“千里一曲,曲当其阳”,阳曲大王庙这座“无梁式”木构建筑,孤独地矗立在山岗之上,百年的风吹日晒已然让它与脚下土丘融为一体,周身散发微 。殿内彩漆虽已黯淡,但这份斑驳却是岁月积淀的颜色。茕茕孑立,守望云天,曾有多少先民在此祈求,这持续百年的对话,如今只剩独白。一座庙堂昭示出先民生存的不易与辛劳,并以不竭的悲悯与温情护佑一方水土。

从山岗上缓步而下,已近 昏。三两妇人在村口扎堆闲谈,不时传来阵阵笑声,正是这最接地气的 烟火用点滴的琐事揽住了平淡的过往。平安是福,愿家国无恙,一切安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42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