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2023/1/2 来源:不详

图为医院开舱前,医护人员进行演练。

  饿了匆忙吃上几口,渴了顺手喝点凉水,累了抽空在椅子上“坐着睡”;家人来电顾不上接听,任务电话却要在第一时间“收到”;白天是社区的“守护者”,夜晚是城市的“守夜人”……

  连日来,市红十字会救援队队员刘保军与其他“战友”一起,一次次穿上防护服,佩戴口罩和手套,使用脉冲动力烟雾水雾两用机,采用地毯式喷洒消毒的方式,对值守区域进行全面细致防疫消杀,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为遏制疫情传播提供有力保障。

  身穿防护服,戴着口罩进行高强度消杀作业,一天下来,刘保军的脸上都是勒痕,但他表示,比起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这些都不算什么。

  11月28日8点至14点,医院内分泌老年内科主治医师梁金鹃在阳泉客运南站新冠肺炎亚(准)医院的工作时间。

  7医院,梁金鹃便忙碌了起来:与同事交接班,了解舱内患者情况,询问特殊患者病情变化,观察每一位患者的状况,特别要   作为医生,除了要   护理患者、为患者发放口服药、收集医疗垃圾、进行核酸采样……这是近医院神经内一科护士李娜在阳泉客运南站新冠肺炎亚(准)医院的工作日常。

  工作时间,厚厚的防护装备穿戴在身上,行动起来有些不方便,6个小时无法喝水、无法上洗手间,李娜努力克服这些不便,穿梭于各个病区,严谨细致完成各项工作,尽心尽力为患者服务。

  从医院的负医院,李娜已经奋战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一直没有回过家,她想念年幼的孩子、挂念家里的老人,但她明白,身着白衣,即为战士。

  “每名患者背后都是一个家庭,身为医护人员,我们深知肩负的责任与使命,这个时候,患者需要我们,我们就要尽最大努力去帮助他们,患者能够早日康复、回归正常生活,是我们医护人员最欣慰的事。”李娜说。

  医者仁心、护佑生命。在我市,还有许多像梁金鹃和李娜一样的医护人员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全力医治患者。他们有的需要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进入方舱,下班时衣服已经被汗水浸湿,脸上被口罩勒出印痕,但他们默默付出、毫无怨言;有的在方舱外的指挥部内,密切   凡人微光,传递温暖。在这个特殊时刻,一束束微光聚拢在一起,成为强大的城市之光。

  11月26日早上7时许,南煤住宅小区一名居民突发脑梗,当时急救车紧缺,一分一秒的耽误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危急时刻,病人家属向正在南煤集团大门口疫情防控卡口值勤的安保中心工作人员求助。

  工作人员立即发动应急值班车辆,并在杜晋波、曾进祥、耿爱平、曹伟四人的帮助下将病人抬到车上,医院,使病人得到了及时救治。这件事情在   11月28日中午,刚吃过午饭,郑昌贵又开始忙碌起来。郑昌贵说:“每次出门和回家,我都会认真做好消毒工作。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负责。”

  热心公益事业的郑昌贵是省运出租汽车公司的一名司机,也是他所在小区的一名楼长。他主动与所在的洪城河社区对接,希望尽己所能,为抗疫贡献一份力量。

  为做好出发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郑昌贵需要提前半小时,对车辆进行全方位检查和整体消毒。郑昌贵拿起装有消毒液的喷壶认真对车辆的每一个部位进行消杀。郑昌贵说:“我今天的主要任务是到西山口拉运物资,然后再送到社区指定的地方。”

  运输了两趟物资后,郑昌贵返回家中。进家门前,他细心地进行了全面消毒。郑昌贵说:“虽然参加抗疫志愿服务可能会有风险,但我觉得社会需要我们这样的志愿者,一切的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我相信一切都会变好,我们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11月25日早上6点,天还没有完全亮,城区油娄沟社区全科网格员吕海红已经来到核酸采样点。清点采样管等物资,调试登记设备,准备消毒工具,穿戴好防护装备,吕海红忙碌的一天开始了。

  “上午我的工作主要是提醒居民按楼栋有序排队进行核酸采样,在现场维持秩序,做采样登记。采样结束后核对清楚采样人数,并将样本转交给转运人员。”吕海红说,“下午回社区还有挺多事,报表、排查、对接……”性格开朗、快人快语的吕海红一边介绍工作流程,一边引导居民扫码登记,不时提醒大家佩戴好口罩,保持一米间隔。

  吕海红负责的网格共有四栋楼多户居民。平时,哪栋楼出现水、电、气、暖等大事小情,都会给她打电话寻求帮助。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吕海红和同事们把精力都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加班加点成了常态。

  网格不大,但需要步步丈量;网格虽小,却事关家家户户。“作为一名网格员,一名基层服务人员,必须时刻冲锋在前、不怕苦不怕累,守护居民的健康平安,为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筑起坚实的安全防线。”吕海红说。

  核酸采样前的扫码员、采样现场的秩序员、上门核酸的采集员、入户行动的宣传员……在家里,她们是女儿,是妈妈;在防疫一线,她们是冲在前面的勇士,是超人,是女侠。像吕海红一样,许许多多的社区工作者化身为冲锋在前的“士兵”,奔赴抗疫战场,守护居民的平安健康。

  城乡一张网,共守一座城。

  11月27日早上7点多,平定县东回镇前黄安村气温很低。在疫情防控卡口,村里的3名志愿者在寒风中值守。“忙的时候,水也顾不上喝一口,吃饭也是抽空吃几口方便面。苦点累点不算啥,咱得当好村里的‘守门人’。”志愿者穆非花说。

  前黄安村有11名志愿者,其中7名是党员。每天早上7点半,志愿者们穿好防护服,有的去村口值守,有的在村委会卫生所帮助医护人员消毒、准备核酸采样物资、给采样管贴码。忙完这些,他们就通过   手持消杀设备,在村文化中心广场进行消杀作业的志愿者裴计生说:“我们每天对公共区域消杀2次。这个肩背式消毒喷雾器装满消毒液有30多斤。消杀了这些天,我的肩膀磨破了皮。不过,再苦咱也不能放松,大伙儿的安全健康可不能掉以轻心。”

  11月28日上午9点,盂县北下庄乡副乡长,后川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建明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脸上还有防护面罩的压痕。“昨晚在盘口检查站值班,一整晚没睡。这个检查站位于国道线晋冀交界处,是外省进入我省的重要卡口之一。眼下,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我们要守住这一关。”刘建明说。

  值班时,刘建明身着全套防护服,检查来往司机的健康码、行程码,引导司机进行落地核酸检测,一整夜忙个不停。包括刘建明在内的北下庄乡干部轮流在检查站值守,12小时一班、日夜坚守,每天摸排车辆超辆。“守好检查站,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也不能掉以轻心。”刘建明说,“村里每天消杀,通知村民做核酸,还划分了微网格摸排情况。村里建了一个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党员干部亮明身份、下沉一线,与社区(村)干部、志愿者一道,同舟共济,同心抗疫,用实际行动守护我们的家园。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在广大党员干部、志愿者的带领下,广大居民积极响应,全力配合,守门岗、送物资、做宣传、帮邻里,全力做好各类服务保障,形成了疫情防控的强大合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31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