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融妙想阳泉市群虎贺新春
2022/12/29 来源:不详北京看痤疮的好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210111/8578752.html
编“金虎”显“绳”威
春节前,家住盂县秀水镇东白水村的张晓华忙着制作一批铝编工艺品。金黄色的铝线绳在张晓华手中弯曲折叠,仿佛有了生命。一会儿工夫,一只铝编“老虎”的雏形就出现在她手中。“这是我为了迎接虎年而制作的‘金虎迎春’铝编作品。”张晓华说着,从展示柜里拿出一个已经制作完成的铝编老虎作品。金黄色的“虎”身用黑色铝线绳编织出了花纹,大大圆圆的眼睛,银色的铝线绳制作的胡须,整只“老虎”惟妙惟肖。
制作铝编工艺品一直是张晓华的爱好。近年来,她把爱好发展成了自己的事业,成立公司,承接各种铝编工艺品的订单,还带动不少农村妇女通过编织走上增收的路子。
张晓华心灵手巧,遇事爱琢磨。年的一次外出旅行,她与铝编工艺品“结缘”,便被这种独特的工艺形式深深吸引。回家后,她在网上购买材料,寻找教学视频,尝试自学制作铝编工艺品。她还将自己满意的铝编工艺品摆在自家的饭店里。不少食客觉得漂亮,渐渐地,她的铝编工艺品名声在外,甚至有顾客专程找她购买。
年,张晓华注册成立了山西三晋巧姐工艺编织有限公司,开始承接各种铝编工艺品订单。通过她的不懈努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铝编工艺品,也带动不少本地农村妇女制作铝编工艺品。“目前,公司有12名专业技师从事铝编工作。我们还为周边村30多个妇女提供了‘兼职’,订单数量多的时候,由她们为公司生产各种零件。她们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做手工补贴家用。”张晓华说。 年,张晓华作为讲师受邀参加盂县全民技能培训工作,通过“线下+线上”的方式,为盂县各乡镇的余名村民讲解了铝编工艺品制作技艺。为了进一步宣传推广铝编技艺,张晓华还在短视频平台开通了直播,与全国各地喜爱这门技艺的人交流,也让越来越多的外地人了解了阳泉本地的铝编工艺品。 临近春节,张晓华便开始着手制作“虎”元素的铝编工艺品。“这款‘金虎迎春’就是热销产品。通过网络,我们的铝编工艺品销往了山东、江苏、海南等地。‘线下’我们与景区、传媒公司合作,游客在藏山景区、大汖古村景区等地也能买到我们的产品。”张晓华说。
新年新气象。她说:“今年,我们要做好做精铝编工艺品,继续扩展‘线下’市场,让铝编工艺品走进更多景区。我们还要丰富产品种类,开拓中高端产品市场,开发商务、家居装饰类铝编工艺品。”
(温荣鑫)
花样“虎”绣品 浓浓中国年 过了元旦,各式各样的“虎”元素绣品订单让山西蕙生福贸易有限公司的巧娘们忙了起来。挂件、玩偶、鞋帽等以“虎”为元素的绣品琳琅满目,幸运虎、招财虎、长寿虎、健康虎……一件件被赋予特别意义的“虎”元素绣品挂件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增添了年味。 “这几年,公司的绣品特别受人们喜欢,‘回头客’很多。再加上,我们通过‘抖音’等平台宣传扩大知名度,很多外地的客户会慕名而来。元旦以来,我们的订单有20多批次多件。这段时间,公司的50多个巧娘一直在赶制这些订单。我们希望这些绣品能给大家的虎年春节增添中国年的气氛。”山西蕙生福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丽娜说。 “现在公司的‘虎’元素绣品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挂件,另一类是布老虎。所以,巧娘们也分工制作。经过前期准备,现在,我们每天能制作成品布老虎10个、挂件二三十个。”赵丽娜说,“为了赶制这些订单,大家全天都在忙,晚上要干到11点左右。” 在公司的工作室,巧娘张桂萍、李素青、李凤兰正在制作布老虎。她们做了几十年刺绣,手艺好、经验足。她们分工合作,有的做耳朵、眼睛、鼻子、爪子这些小配件,有的缝合身子,有的组装,一针一线十分认真。“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虎象征着勇敢和力量,有着特别的意义。所以,这些绣品订单不仅仅是产品,更是对新春的祝福。我们制作这些绣品时,更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正在组装布老虎的巧娘张桂萍说。
萌萌的“虎”元素绣品挂件也十分惹人喜爱。“今年,我们按照订单要求,制作了不同风格的挂件,有中国风的、有卡通的。”赵丽娜介绍,“这些是卡通风格的。”黄色的布被制作成了双面的“虎头”形状,在上面刺绣。各种表情的“萌虎”,配上白色的流苏、白玉质地的平安扣、银色的挂绳,很时尚。
中国风的“虎”元素绣品挂件也有很多订单。“中国风的挂件以红色、黄色为主色,配件是银质的铃铛、珍珠等,流苏和挂绳以红色为主。中国年佩戴中国风的挂件,年味更浓。”赵丽娜说。 “这些年,公司的订单越来越多。这一方面说明公司的绣品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另一方面说明人们越来越喜欢中国传统元素的产品。尤其是在春节这样一个传统佳节,中国风元素的东西更有意义。”赵丽娜说。 (任继萍)
琉璃虎绽放传统文化之美 1月19日,距离春节还有十多天,位于平定县锁簧镇立壁村的平定县立壁颐和琉璃瓦有限公司总经理郭非明早早给工人们放了假,“大伙儿辛苦了一年,该回去筹备过节了”。郭非明并没有着急离开,而是伏在案头摩挲起自己不久前为迎接虎年完成的一尊琉璃虎摆件。 这尊琉璃虎摆件高约70厘米,釉色晶莹剔透,在灯光的照射下光彩夺目。琉璃虎身姿矫健,目如铜铃,尾似钢鞭,一张大嘴让人感觉震人心魄的虎啸声就在耳边;虎的脚下是蜿蜒的长城和陡峭的山石,摆件的基座上刻有“啸纳百川”四个字。做生肖琉璃摆件,已成为郭非明坚持多年的一个习惯,“一来为讨个新春好彩头,二来生肖摆件能摆在门店当作展示样品”。
今年60岁的郭非明已经从事琉璃瓦制作工作30多年,熟练掌握琉璃烧制技艺的他在每年制作生肖琉璃摆件时仍旧坚持精益求精。如何让釉色更透亮、更有层次?如何在造型上有所创新?如何改进生产工艺?围绕这些问题,他一直在尝试。
从去年12月初开始,郭非明每天挤出一两个小时专心创作琉璃虎摆件。“构思、画图、选料、炼泥、捏制、烧制,我前前后后忙活了半个多月。”郭非明说。制作琉璃虎摆件坯胎用的是本地优质的高岭土,从选料、粉碎到焖泥、炼泥,郭非明都十分严苛。“虽说我们一直坚持手工打造琉璃制品,但随着技术的更新,为了让作品呈现更好效果,我们也尝试采用一些先进的设备。就拿炼泥这道工序来说,传统做法是用木棒拍打排出泥里的气泡。现在,我们采用真空炼泥,把泥放进设备就能排出气泡,而且排得更干净。”郭非明介绍。
琉璃虎摆件坯胎在经过长达36个小时、℃高温素烧后,郭非明的创作进入了最关键的阶段——绘制纹饰、釉烧。“这次,我在传统釉料中又加入了一些新的配料。这样,可以让琉璃色泽更加鲜亮,还能使坯胎和釉面粘连得更加牢固。”郭非明快人快语。
一年又一年,郭非明制作的生肖琉璃制品造型越来越生动,釉色也变得晶莹剔透、渐变自然。“自从我们在平定县砂淘街设立门店,公司的订单量增加了不少。和同行相互交流切磋,我们有了向文创琉璃市场进军的打算。到时候,我这几年制作生肖琉璃制品的经验也能派上用场了。”郭非明说。 (郭鑫璐)
面虎上锅“蒸”出精气神 几捧面、一瓢水,经过揉面、造型、笼蒸、点色,一个个造型生动、用色明快的面塑就制作而成了。春节前人们会制作各种各样的面塑,来表达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对于面塑手艺人来说,春节前很忙。家住平定县城的冯晓莉便是如此。她要赶在春节前制作一批新春面虎,迎接虎年的到来,为虎年春节增添一份喜庆。1月25日,她和往常一样早早来到面塑工作室,和面、发面、揉面后,坐在工作台前俯下身子精心制作面虎。
只见她一边捏面虎,一边时不时抬头看表。“时间到了,今早制作的第一批面虎蒸好了。”说罢,冯晓莉起身关火,揭开锅盖。刹那间,蒸气朝着四面八方涌了出来,浓郁的面点香随之充满整个房间。不一会儿,蒸锅里的几只面虎便在“云雾缭绕”中现出真身。 刚出锅的面虎全身雪白,脑袋大、身子圆润、呈卧姿,虎头虎脑的卡通造型透着精气神儿。“这种造型的面虎就是今年我限量制作的新春面虎。蒸好的面虎算是做完一半,晾凉一点,咱就给面虎‘穿新衣’。”冯晓莉笑呵呵地说。 冯晓莉从柜子里取出4瓶可食用色素摆放在工作台上,又将涂色笔冲洗干净。做好准备后,她将一只面虎放在手掌上,持笔蘸着可食用色素给面虎上色。为了使面虎呈现出金黄色,通常有两种做法,一是和面时加入蒸熟的南瓜,二是白面蒸出来后上色。“这两种方法我都进行了尝试,上色的面虎看起来更鲜亮。”冯晓莉说,“有人担心用色素给面虎上色后不能吃。入口的东西我从不马虎,这批新春面虎用的是可食用色素,大家可以放心吃,口感和自己家蒸的馒头一样。”
由于面虎制作过程相对复杂,所以冯晓莉计划制作个面虎,限量供应。“制作面虎是为了图个好寓意。面虎每天供不应求,不过我希望买到或没买到面虎的顾客,虎年都能富贵吉祥。”冯晓莉笑着说。
(赵澄宇)
虎年窗花“剪”出新气象
“把红纸对折,再动手剪,这样剪出来的图案对称,窗花才好看。”1月25日,盂县剪纸艺人谢变良家中来了几位客人,他们是专程上门向谢变良请教剪纸的。对于每一个想学习剪纸技艺的人,谢变良总是毫无保留地指导。只见她手握剪刀,“咔嚓”几下剪出了一幅窗花的轮廓。接着,她按照事先画好的老虎图案,继续创作。
农历虎年将至,“虎”元素的饰品颇受人们欢迎,以“虎”为主题的窗花、面塑、布艺、剪纸等作品热销。几年前,谢变良剪纸工作室就与几家外地的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销售各种剪纸作品。其中,正能量主题作品和生肖剪纸作品很受欢迎。几年下来,谢变良的客户群体不断扩大。去年秋冬季开始,就有不少公司与她签订今年的订单。 “虎年主题的订单特别受欢迎,我花了不少心思设计、构图。”说着,谢变良逐一展示自己创作的以“虎”为题材的剪纸作品。这些作品中,一个个小“老虎”神态各异,它们或匍匐或抻腰或打盹,看起来威风凛凛,十分惹人喜爱。 作品《虎虎生威》中,一只老虎站在半山腰,气势十足;窗花《四季平安》中,两只小老虎憨态可掬,周围是牡丹、莲花等具有美好寓意的装饰;《虎年》窗花把小老虎塑造成卡通形象,看起来充满灵气。谢变良说:“过年贴窗花是传统习俗,所以除了为公司设计的订单,我还创作了不少‘虎’元素的窗花装饰屋子。”
一幅幅精致的剪纸作品,饱含着谢变良对新春的期待。“这些年,我在盂县两所中学教孩子们剪纸,还成立了剪纸工作室,承接剪纸订单,带动了十几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接下来,我希望自己能把工作室办得更好,传承剪纸技艺,让剪纸形成产业,为更多人带来致富的希望。”谢变良说。(侯 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