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秀水人间仙境的五龙池
2022/10/2 来源:不详巧夺天工浑然天成:“五龙池”
人间仙境五龙池位于五台县东南部、陈家庄乡新鹞沟村南1公里处油盆内。五龙池是两座山峰交合处,由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五个池子组成,属自然生成,非常奇丽,自上而下,有50多米高。大龙池很圆,直径约6米。二龙池略小,三龙池紧挨二龙池,又浅又小。四龙池呈月牙儿状,五龙池象朝里倾斜的无底瓮子。
五龙池壁基本呈白色,又细腻、又光滑,似贵妃出浴,非常迷人。两座山峰却似两个龙首,山峰上长着稀疏的松树,酷象龙角。龙首、龙角、龙池维妙维肖,浑然一体。五龙池峭壁上及河床石头上,布满纵横交错、形状各异、粗细不一的石纹,叫龙脉。
龙爪这些石纹有的像游龙,有的像“凤”字,有的像甲骨文,仿佛是座石纹迷宫,非常瑰丽。龙池之间形成的石槽,叫龙槽,见证了千百年来河水的巨大冲刷力量,是对滴水穿石的最好诠释,尤其是大二龙池与三、四龙池之间的龙槽,呈半圆形,里面布满石纹,在白银似的瀑布两边,还有绿色苔藓,在阳光照射下非常壮丽。五龙池龙头、龙眼、龙嘴、龙颈、龙爪、龙脉,处处散发着龙的气息。传说,很早很早以前,从五台山跑下来九条龙,有三条跑到五龙池来抢水宝,有两条同时到达这里抢到了水宝,一条在距五龙池一华里的地方累死,龙山横断,未抢到水宝,一步之遥成千古之恨。龙尾巴位于距五龙池8公里的西北方的长条坡附近,传说第二个蛮子家是先发现龙尾巴,并在其上扎了一针,扎破了龙苦胆,流了三天三夜血河,坏了风水。多少年来,因河水很苦,牲畜不饮此水,这条河现在仍然流着,但当这个蛮子家走到五龙池,发现已有同行建起龙王庙,住上了龙王爷,压了风水,便很后悔不该在龙尾巴上再扎一针,气得立地瞎了一只眼,遂一病不起,不治而亡。
灵山秀水五龙池四面青山环拱。登高望去,确像一个天然的大盆子,在绿油油的树叶中间,夹杂着青黄色的杂草,真像一个刚刚倒过油的盆子,再加上龙池开了时像开了的油锅,所以这里叫油盆,所在山叫油盆山。五龙池四周山上覆盖着古老的原始森林,主要树种有枫树、柴树、桦树、松树;对面山上长着黄芩、柴胡、串山龙等野生药材,号称百种草药;西南鲸头崖下,长着一丛丛铁树。山中景色,以农历八、九月最美,到时,层林尽染,红色、黄色、绿色,争奇斗艳,构成一幅优美的秋季风景图,是欣赏彩叶的美好时节。五龙池坡上的五角枫树,寒露前后,在同一颗树上,有的枝叶是红色的,有的枝叶则是绿色的,呈“一树存三季”奇观。五龙池周围群山逶迤,坡度较缓,象少女轻歌曼舞似的。这里植被完好,不是森林就是草坡,类似五台山,素有“小五台山”之称。
五龙池五龙池,二龙戏珠,真山真水,流水冲击,水花飞溅,“水锣水鼓、爆竹齐鸣”,传说是出皇帝的地方。苍天为保护这块风水宝地,在移城河流域25公里深的山沟里,连续关了九道山门,一座座山门似一道道天然屏障,拱卫着五龙池。五龙池的右上方,建有龙王庙,供奉着龙王诸神,供游人烧香拜佛,祈祷保佑。龙王庙属油盆寺,座北朝南,一共三间,长10米,宽7米,总面积70平方米,里面有彩塑9尊,(龙母奶奶、大、二、三、四、五龙王爷、大王爷、雨师爷、小二神),壁画40平方米。相传,龙王庙建成后,不知从何方来了一位画匠,这位画匠除了画画就是睡觉,睡醒再画,画完就睡,象是神灵把所要的画给他托梦于梦中,如此一连几天,直到把壁画全部画完,后来就不见了。庙内两根柱子木质独特,右面取材于朴柚的,左面取材于蒿箭子。庙前院子呈半圆形,传说是个能大能小的活院,有多少人也能容纳下。五龙池左上方崖上有两只石猫,日本鬼子进犯时,为表抗议,走了一只,现仅存一只石猫。石猫上方有一小庙,叫雷神爷庙。
五龙池飞瀑五龙池上游湾里建有药王爷庙,庙后悬崖上有一“石佛”,再后悬崖有一“猫头”。流经五龙池的小溪呈南北流向,过五龙池后折向西,一路唱着欢歌,流向远方。每逢发洪水时,飞流从山上越过五龙池呈弧形直泻河底,气势磅礴,十分壮观。大龙池崖上有两个小洞,传说是蛮子家取水宝时留下的,也有人说是海眼。从小洞口往里看,能依稀看见里面有宫殿与柱子,冬季夜深人静时,人们侧耳贴在小洞口,能听到洞里面“咚咚”的似砍伐树木的声音,人们常误以为是有人在偷砍树木。五龙池不存大石头。民国初年,大雨连降四十天,山洪暴发,浊浪排空,沟里的洪水浪头足有两丈高,河里巨石滚滚,洪水过后,五龙池上下沟里巨石无数,但五龙池却没有留下一块碗大的石头,沧桑岁月,多少年过去了,五龙池里至今仍然只是小石子与细沙。五龙池“凤”字。五龙池有一石纹,呈狂草“凤”字,传说是有一年四月十八赶会,人山人海,晴天丽日,戏场内梧桐树花开正艳,人们赏花时,突然飞来一只凤凰,惊喜的人们争相观看,凤凰停不多时,向东北五龙池方向飞走,后来,人们在五龙池峭壁上发现一个苍劲有力的“凤”字,是凤凰在此栖息嬉戏的踪迹。
五龙池东阳坡湾里,曾经住过两个和尚,一个叫闫计明,一个叫石朝阳,传说石朝阳是个得道和尚,能给病人配药治病,按摩去病,每天早晨日出时,他面朝太阳,嘴里吐出两个白色宝珠,分放在两个掌心,旋转着让太阳反复照射,尔后再咽回肚里。石朝阳后被日本鬼子强行让其带路,当行至繁峙、砂河一带时,日本鬼子遭国民党军队伏击,石朝阳眨眼的功夫就不见了,再未现世。五龙池西南五公里的龙头山,龙头在西、龙尾在东,东西约10公里,山脉两端是龙头,非常相似,传说东面出辅助皇帝的文臣阁老,西面出保皇帝的元帅,现两个龙头上都建有“龙头庙”。西龙头山周围有赛锣湾、擂鼓沟、兵站沟。
迷人的五龙池在民间原始信仰及巫术的推动下,根据同类及外推法,大凡有水之处,大至江河湖海,小到塘井潭渊,莫不驻有龙王,专门负责当地的水旱丰歉。五龙池最神秘壮观的景致要数龙池开了。所谓龙池开了,就是指最上面的大龙池开了。大龙池平时由沙蓬着,开了时水绿黝黝的,砂石顿时不见,类似开了的油锅,翻滚不止,深不见底,从古至今,谁也不知道,龙池开了时,水有多深。传说,有一次龙池开了,一棵大松树掉进了龙池,后从二十五公里外、石佛寺嘴河床上刮了出来。龙池发河开,发河蓬。很少开。传说,20世纪40-70年代开过三次,当年光景都很差,农业欠收,老百姓传说,龙池一开就会遭大灾,农作物几乎绝收,这一神秘的自然现象有待科学解开。不敢往五龙池扔石头,否则不出一个时辰,便会遭到鸡蛋大的冰雹袭击。传说,有一次龙池开了,恰好有一外地卖货郎路过,他对平时所听到的龙池灵验的说法似信非信,便想亲自试一试这里的神灵是否灵验,于是他先在庙前焚香三柱,尔后站在龙王庙前岸边,对着开了的龙池说:“人人都说您老人家非常灵验,龙池里有景致,有什么景致您就显示显示吧”!言毕,从龙池里飞出一只喜雀,“这没什么,我们那里也有”卖货郎说,接着又飞出一对鸽子“这也不算什么,我们那里也有”卖货郎又说,紧接着,听见龙池里鸣鸣作响,不多时,只见翻出红红的龙背,吓得卖货郎面如土色,跌跌撞撞慌忙跑回龙王庙里,嘴里连连祈祷,“老人家,不要再显示了,我信了,我信了”,之后,扔下货郎担,哆嗦着连滚带爬离开了五龙池。后来,他逢人便说他亲眼所见,龙池如何如何神秘灵验。
油盆会油盆会。因五龙池、油盆之缘兴起的油盆会每年举行一次。会期5天,农历5月15日为正日,会址在北黑山,距五龙池三公里,由狮子坪至新鹞沟六村举办。届时,来自晋冀两省四县(五台、盂县、平山、阜平)的个村庄礼牲,共礼只羊,由白羊村礼头牲,耿镇镇南沟村第二,剩下的不分顺序,随到随礼,盛况空前,风俗一直延续至今。五日会期,首尾两日是给老爷唱的,中间3日是给龙王爷唱。北黑山油盆寺座南朝北,共五间,中间三间是老爷,左面一间是观音菩萨,右面一间是佛爷,庙长13米,宽7米,面积91平方米,庙内有彩塑三尊,壁画平方米。油盆会上,五台县、平山县、盂县、阜平县的方言土语都能听到,南腔北调。参加油盆会很容易使人联想起《清明上河图》中所描写的繁荣景象。
油盆会为什么不在油盆举办,而要在离油盆3公里外的北黑山举办呢?传说,古时,因为油盆、五龙池风景好,当地村民准备在紧挨龙池的上游河湾里修庙盖戏台,后材料等一切准备就绪,单等立架,谁知,夜间突发一场大水,把木材全刮到三公里外的北黑山,神奇的是材料无一损坏丢失,人们遂按龙王爷的意思,在北黑山盖起了庙宇戏台。据说,龙池是圣洁宝地,龙王爷怕建成庙宇唱戏时,人们随地拉大小便,会弄脏了环境,弄脏了河水。龙池上游的新鹞沟,村民从不敢在河里洗衣服,怕龙王爷给他们肚里疼,基于此,龙王替人们选中了二龙戏珠、风景也很优美的北黑山为油盆会址。
求雨在诸多掌管雨水的神灵中,龙王并非绝无仅有。中国人的求雨起源很早,西汉刘安等著的《淮南子》载:“汤之时,七年旱,以身祷于桑林之际,而四海之云凑,千里之雨至。”水在人们的生活与生产中又是如此重要。这样一来,龙王便安家于各地,无论大江南北、高山平原,龙王庙林立,龙王神遍布,与土地神、城隍庙、关公嗣同尊共处,相提并论,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神灵。传说当中五龙池就有五位龙王爷。大龙王爷是蓝袍白脸,兴云布雨范围是本县耿镇、屋腔、南沟。二龙王爷是红袍红脸,兴云布雨范围是本县西村、古城。三龙王爷是黄袍白脸,兴云布雨范围是柴塔、德林沟、屋腔、石堂峪。四龙王爷是绿袍白脸,兴云布雨范围是河北省平山县营里,东西七里河。五龙王爷是黑袍黑脸,因生性鲁莽,每次外出兴云布雨,都跟着龙母奶奶(龙王之母),布雨范围是盂县偏梁、石牛、击鼓堂。目前,残存于山西民间的求雨习俗仍然继承了古代求雨的一般的基本做法。相传每年阴历五月以后,上苍才开始授予龙王行云布雨的权力,以后才可以举行求雨活动,五月以前是不能求雨的。祀雨时首先杀羊作为贡品,准备香、纸、大红布、旗帜、轿子、锣、鼓等等,一应俱全后,便由村里选出来的几十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到龙王庙请龙王去。按照传统,请龙王的队伍回来时经过的所有村庄都要为请龙王的队伍招待饭水、送物送钱。届时,在炎热的夏天,祀求龙王者上身裸体,穿白色裤子,赤脚戴柳条帽,到达龙王庙时,将所带供品一应摆出,如果龙王爷的神像已被其他村请走,也可供请其他祀神,烧纸敬香,众人齐跪,连声祈祷。盛大的仪式结束后,即用所带红布恭恭敬敬地给龙王披上,几个人将龙王君抬入黑布轿中,八人大轿起驾,轿前九人高举大彩旗,迎风招展,轿两侧分立数人敲锣打鼓,轿后善男信女浩浩荡荡,一路行进。途中所经过的村庄为了能够得到龙王爷的恩泽通常由村里人从本村口接轿,一直指到另一个村的村口,再由另一村人抬轿,依次传递,绝对不许歇轿。每过一村庄时,村民都要迎住龙王大轿,跪满一地,烧香敬纸,上供祭品,并在轿前用清水洒道,恭敬送出。龙王爷抬到所请村庄之后,将龙王恭请庙中,杀猪宰羊,以整羊整猪作为盛大贡品进行祭祀,每日烧香焚纸不断,锣鼓喧天,日夜不息,男女老少皆叩拜祷祈。这种仪式一直持续九天。下雨之后,最后再将龙王原路奉回。
与县长赌祈雨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有一年六月下旬,古城一带持续干旱,庄稼旱得能点燃,农民忧心如焚,纷纷要求村干部赶快请五龙池的二龙王爷来祈雨,当时形势正是“四清“时,破四旧、立四新、扫除封建迷信之风越刮越猛,村干部谁都不敢祈雨,后在村民一再要求下才不顾一切,悄悄派人从五龙池把二龙王爷请到村里,不知谁走漏了风声,县长很快知道了此事。这还了得!县长立地派人把村干部叫去,勒令他们立即停止封建迷信活动。村干部说,二龙王爷肯定能祈下雨,僵持一阵后,县长退一步与村干部打赌:三日为限,三日内如果祈不下雨,支部书记、村长撤职,开除党籍,如三日之内能祈下雨,请剧团给他们唱三日戏。
村民不分昼夜地跪香祈雨,眼看第三天时近中午,仍然是骄阳似火,万里晴空无云,村干部焦躁不安,群众坚信能祈下雨,跪香不止,午后2时,天上忽有一片白云,不多时,布满天空,说话间,倾盆大雨落地,古城村下了三、四寸,解除了旱情。
在民间信仰中,人们认为神灵同世间的人一样,也有七情六欲,也讲人情世故。为神唱戏要他高兴也是一种办法,这就是唱戏娱神以求雨。这也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方式。饱雨仅至古城地界,县城街上只洒湿了地皮,群众喜气洋洋,干部们很快找到县长,要求如赌唱戏,县长不信,派人到古城用锹实地进行了翻看,发现确实下到了雨,遂把正在内蒙一带演出的五台剧团叫了回来,唱了三天戏,轰动一时。唱戏之前,先要把龙王爷的神位请到靠近戏台的一间房子里,有专人烧香待候,并接待布施者,戏台两侧贴着长幅对联,内容为保佑风调雨顺,生活安定云云,每唱一出戏前后,都要大放鞭炮示吉利。戏的内容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规定和要求。戏唱完后再隆重地将龙王爷的神位请送到庙中,娱神祈雨就告结束了。民间认为,玉皇、雷公、风伯、雨师、龙王等神灵都主司降雨,所以人们为求风调雨顺,采用各种办法求助于这些神灵,其方式多种多样,有以牲畜供献的,有以人祷者,还有抬着神位神像游乡展示以娱神的。主要是采取了娱神,敬神的方式请求龙王爷开思,这在山西民间称为“善求雨”。
五台陈家庄沙帽尖五龙池东南高峰沙帽尖,海拔.3米,是观云海、看日出的好去处。雷雨过后,沙帽尖底下山中常是一片云海,云上阳光灿烂,云下雾雨蒙蒙,伸出云海的山头,象是一座座仙岛,置身其中,仿佛身临仙境,飘飘欲仙,有一种超世脱俗之感。沙帽尖的石洞,是晋冀交界线防守洞中最好的一个洞,洞里有石桌、石阶。传说是当年守军开会的地方,能容纳几十人。洞外是几十丈高的悬崖。沙帽尖上有一“石炉”。西有一沟,叫莺鹞沟,几十丈高,汖连汖,雨季一到,这里一个瀑布连着一个瀑布从高空泻下,形成一条白练,疑似银河落九天。五龙池南3公里是北黑山,北黑山岩下20米处是“成亲崖堂”与省界。传说古时候,山西的一个男乞丐与河北省的一个女乞丐,结伴从河北到山西,路经距北黑山岩20米的崖堂时,天气渐渐黑了下来,两人便在这个崖堂共度良宵,因此,人们称此崖堂为成亲崖堂,后来成了两省交界之石。闫锡山时,北黑山常年驻守着一个排,南面七公里处是有名的将军墓。北黑山有个人参洼。传说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人参洼出了个人参娃,她扎着两个小辫子,每天出来与北黑山的娃娃们玩耍,而且总是等其他娃娃们回家后,她才返回,久而久之,有人便怀疑此娃可能是人参娃——人参成精,于是,一天,当人参娃又来与娃娃们玩耍时,有人便存心在人参娃小辫上拴了根红头绳,待人参娃返回时,在其后面悄悄跟踪,当跟到人参洼时,忽然人参娃不见了,只见面积一千多平方米的人参洼,柴上草上都拴着红头绳,再后来,传说是一条大蛇护着人参娃离开了人参洼,不知去向。
字石板村西有一棵五百多年的柳树,村后有两棵五百多年的杨树,其中一棵直径约1.3米,虽经五百年沧桑,仍像青年似的,枝繁叶茂。
才郎沟八路军修械所旧址五龙池西南五公里是才郎沟,该村五公里深的沟里均匀地分布着白、红、黑三块巨石,传说是皇帝的三匹御用宝马。才郎沟西北方有座“老汉山”。五龙池南五公里是黄柏岩,传说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一次狂风暴雨中,在震耳欲聋的雷声中,龙王爷从悬崖下抽出一块巨石,长3丈,宽2丈。后来人们在巨石上建起了龙王庙。黄柏岩、才郎沟山重水复、峰回路转、森林密布、地形非常隐蔽。—年抗战时,八路军曾在黄柏岩办过《战地报》,在才郎沟办过“修械所”。黄柏岩与南黑山之间有一抓髻山,传说是一位少女的两条辫子。五龙池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处处充满神秘的色彩,这里远离尘嚣,山清水秀,百鸟对唱,神秘威严;许多神话传说,更是令人回肠荡气,纵贯古今、回响天地。
多少年来,慕名前来的游客不断,一河南游客观赏五龙池后,感触颇深,在墙壁上题词:“登彼油盆、瑞蔼笼穹、景山溢翠、曲水澄清、森木畅茂、佳禽和鸣、流连忘返、栖栖难行”。
五龙池白羊岭风景区路标背景介绍
五龙池风景区位于国家级旅游线路之中,旅游区位优势明显。东距红色旅游圣地——平山县西柏坡96公里,西离坪上应急引水工程和亚洲最大的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35公里,北与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相隔98公里,东侧8公里是河北省黑山关自然风景保护区。五龙池风景区与西柏坡革命圣地、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坪上应急引水工程、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串连成了一条黄金旅游线。
风景区西边,从北到南有避世垴神泉、吴王城遗址、李家庄五台八景之一的“石窟遨鱼”遗址等。五龙池风景区已被五台县政府列入“十二五”规划,将在发展五台县大旅游格局中,把五龙池风景区开发建成风景优美、树木葱笼、蓝天碧水、拥有神奇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森林资源、水资源的绿色家园;开发建成五台县清水河旅游东线第一个自然生态旅游区。县乡政府围绕风景区这个龙头产业的开发,在进一步创优发展环境、招商引资上做了大量工作。加大宣传力度,组织编写了《五龙池风景区》宣传材料,拍摄了风景区主要景点,制作成光盘,仅五台电视台平均每周播放一次,并利用县政府门户网站发布信息,通过忻州、香港、珠洽会、煤博会、中博会等进行了推介,不断提高了五龙池风景区的知名度,不少旅游部门、私营企业对景区进行了详实的考察,表达了投资意向。优化投资环境,胡苏平、杨安和等领导高度重视五龙池风景区的宣传开发,多次亲自考察和现场办公,就改善交通状况等,为风景区开发做了一些前期工作,县、乡政府先后积极投资进行道路、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硬化了王城—北黑山13公里二级旅游路,硬化了北黑山—新鹞沟宽3.5米、长5公里的旅游路;硬化了东峪口—白羊、南黑山宽3.5米、长8公里的旅游路;同时景区与开通的五盂高速路连接。还投资新建了移动塔,并给白羊、南黑山两村通了电。旅游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为发展旅游创造了优越的环境。五龙池风景区是一自然奇迹,以风景优美的山水风光、神奇的自然景观、微型瀑布、森林、古寨、防守洞、巨石沟、红色遗址、人文古迹闻名遐迩,热忱欢迎中外客商、游人观光旅游,投资创业。
作者简介:胡立成,笔名虹雨,五台县东峪村人,医教世家之后。文化传媒人,品牌创意人,抗战红色文化传承人,乡土文化宣传人。北京市写作学会会员、国际摄影协会会员、文字友情新媒体总编、中国网特约编辑、《旅游作家》专栏作家、山西新闻网慢游山西专栏作者、国际摄影杂志记者等。曾多次在全国刊物上发表并获奖。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