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就医,咱的看病成本下降了
2022/9/10 来源:不详本报讯(记者贾蕴)我省总人口万,县域人口占到70%,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一直是卫生工作的重点。要让群众少得病、不得病,有病能及时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怎么办?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综合改革(以下简称一体化改革)是一条体制出路。我省从年高平试点先行,年10月全省个县级医疗集团全部挂牌运行,年改革步入分类指导、示范引领、重点突破、全面深化新阶段。12月26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卫生健康委、阳泉市、太原市、医院的有关负责人介绍了我省一体化改革详情。
“三升三降”,改革给百姓发福利
省卫生健康委主任李凤岐介绍,省政府出台《全面推开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的指导意见》,确定了“两步走”改革目标,第一步,年实现组建医疗集团全覆盖,第二步,到年实现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和分级诊疗新模式有序高效运转,65%的患者在基层、90%患者在县域内就诊。一体化改革盘活了县域医疗卫生资源,优化了资源配置,畅通了分级诊疗渠道,提升了中医药服务能力,拓展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促进了健康扶贫工作,方便了老百姓家门口就医。
“一体化改革成效明显,主要体现在‘三升三降五转变’上”,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冯立忠表示。实现了基层服务量、基层服务能力、群众健康素养“三提升”,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人次同比增长6.25%,住院人次同比增长7.52%;医院门急诊人次同比增长15.09%,住院人次同比增长11.86%。年上半年,县域就诊率达到90%以上,医院向基层下转病人同比增长.04%;群众健康素养提升2.06个百分点。实现了次均费用、自付比例、看病成本“三下降”,示范县医院门急诊患者次均费用同比下降4.3%,住院患者自付比例同比下降6.2%。家门口就医,群众看病的间接成本明显下降。实现了“五转变”,县委书记、县长由县域医改“工程设计师”向“施工队长”转变;医疗行为由粗放式向节约型转变;健康管理由医卫分散式向整体式、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转变;卫生人才由向上“虹吸”向人才下沉、服务基层的方向转变;群众看病习惯由直接往上跑找专家向找家庭医生问个明白的诊疗行为转变。
“三医联动”,调价权下放激活力
在构建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体制上,我省将医疗服务价格调价权下放到县级,实行价格动态调整,今年又有39个县调整了医疗服务价格;将医保资金打包预付给医疗集团,实行“总额预算、按月预拨、年终结算”管理,结余资金40%用于发展业务,60%提高医务人员待遇,激发控费内生动力。
“全面推行按病种付费、按床日付费、按人头付费等多种方式的复合付费方式改革,确定个病种为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收治病种,选取个诊断明确的病种实行按病种收付费改革。医院基本医疗保险周转金制度,医院上年度住院月平均结算额预付,医院资金周转压力,为挤压药品耗材虚高价格创造条件,达到医、患、保三方共赢的目的。”太原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张泽介绍了太原市在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上的新做法。今年太原市医改办与医保医院、医院、山西医院医院积极推进DRGs(疾病诊断相关组付费)改革试点;在实行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的县级医疗集团中全面实施“总额管理、结余留用”的医保打包付费模式。
“两个允许”,薪酬改革增收入
一体化改革医院的薪酬制度改革。我省规定,按照“两个允许”,绩效工资总量按照当地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绩效总量的5倍以内核定,由医疗集团自主分配。高平市医疗集团人均年收入增长15.1%,阳曲县医疗集团人均年收入增长24%,盐湖区医疗集团对乡镇卫生院长实行8万—12万年薪管理。改革前,各医院发放奖金饱受争议,改革后各项奖金发放有政策可依,职工收入进一步合法透明,避免了“大锅饭”,极大地调动了医务人员积极性。
年,阳泉市被确定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阳泉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王拥国介绍,年阳泉市将平定、盂县、郊区医疗集团纳入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实施范围,人员覆盖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医。对绩效工资的发放办法为:保留基本工资不变,将基本工资外发放的“奖金”与医院申请增加的绩效工资一并纳入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通过年底考核后,将奖励性绩效工资具体细化,向临床一线倾斜,向“高精尖缺”人才倾斜,并合理拉开档次。医院核算出绩效工资总量后,按照无收入全额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1.2-3倍确定绩效工资。
“远程协作网”,优质资源共享用
我省各县级医疗集团建立统一信息平台,实现医疗、预防保健、医疗保险、签约服务、分级诊疗等信息互联互通。利用互联网+医疗健康,促进优质资源上下贯通,80%医院,68个县医疗集团网上运行。远程医疗协作网覆盖67%的县,58个贫困县实现全覆盖,减少了群众间接就医成本。医疗集团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