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忆是吃不够的菜饭
2024/10/22 来源:不详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jiankangbaiwen/6803.html
作者:梁贵斌
菜饭在盂县北乡梁家寨一带是家常饭,在童年的记忆中(改革开放前)很多人家靠菜饭解饥,现在吃菜饭是调剂生活。我吃菜饭50多年,至今认为,小时候妈妈做得最好吃,现在岳母大人煮的菜饭最好吃。
盂县北乡菜饭是用玉米糁儿、草麦米(大麦)、钱钱(黄豆用石碾碾后)、南瓜、豆角、土豆用柴火在铁锅里熬煮而成。菜饭作为一种汤食,是困难时期我们老家粮食匮乏的产物,也是老百姓在饮食上伟大的发明之一。菜饭味道甘美,色香诱人,营养丰富。说起吃菜饭,我们这代人都熟悉,小时候吃的菜饭和现在大不一样。那时候做菜饭没现在讲究,以土豆、南瓜、玉米糁儿为主,主要是解决温饱问题,有时一日三餐都靠吃菜饭充饥。
从有记忆开始,我们家就吃菜饭,那时一般午饭、晚饭都是靠菜饭充饥,最难吃的是刚过年一开春的菜饭,此时家家粮食、蔬菜所剩无几,做的菜饭就简单多了。一般只用玉米糁儿、土豆。困难时期,村子里的人习惯中午和晚上吃菜饭,配以窝窝头或糠面馍之类的吃食,佐以咸菜。我们家人口多,每顿菜饭要做一大锅,日复一日的菜饭吃得我们烦死了。当时的菜饭在碗里稀得能照到人影,有时给挣工分受苦人(父亲和大哥)搭配糠面或玉米面花椒叶窝窝头,我们几个小孩只能是清汤管饱。
我们家煮菜饭用的是铁锅,水是滹沱河水。那个年代,大部分人家买不起煤炭,做饭用自制的火盆(牛粪、红烧土和成泥做成的)烧柴,几乎家家都有柴垛。为弄到柴烧,我记得当时星期天和放学后和哥哥一道去坡里捡树枝、树叶等。做菜饭时给锅里添三分之二的水,用柴火大火把水烧开,放入玉米糁儿、草麦米(大麦)、南瓜、豆角、土豆,大火煮那么30来分钟,等所有食物膨胀崩裂,然后,再放钱钱、小米煮熟为止。煮一锅菜汤饭她们熬差不多两个多小时。火盆里的火焰,映得墙壁忽明忽暗,妈妈端坐在小凳子上,手拿苇骨筒(吹火筒)做菜饭。农业学大寨时期,母亲每天参加村里劳动。为了中午回来全家能吃上饭,上工前在火盆里放几块泥糕(煤面和烧土混合制成)焖火,把水锅坐上去,把玉米糁儿放到里面,等中午回家用大火烧开水,放入土豆、南瓜等,大概半小时后菜饭就熟了,我们弟兄几个放学回家正好赶上吃。
最近回老家,见岳父大人因嫌买煤炭贵,又在院里烧起了火盆,便萌发了吃菜饭的想法。于是,让岳母泡了黄豆,我们在村里的石头碾上碾下黄豆钱钱,又在碾上碾玉米糁儿,在村里小卖店买了草麦米(大麦),岳母开始指导我们做菜饭。大家一起动手,烧水、削土豆皮、去豆角茎……用了两个多小时,原汁原味的菜饭做好了。
我们做菜饭的同时,岳母又在家里大灶火上给我们蒸热油布袋(糕面和玉米面发酵后油炸的食品)、馒头,炒了酸菜土豆丝。随后大家在院子里坐在一起就着酸菜,吃着菜饭、油布袋......又找回了童年的感觉。要不是肚子里放不下,真想多吃几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