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战白马岭宋辽两帝国的第一次大规模交锋

2024/8/16 来源:不详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得好 https://m.sohu.com/n/461055589/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年)正月,为了消灭五代十国中最后一个地方割据势力——盘踞在今天山西的北汉政权,宋太宗赵光义御驾亲征,出动三十万大军直扑北汉都城太原(今山西太原)。北汉偏居一隅,国小军弱。所以到了当年二月,太原城便被宋军团团包围。危急时刻,北汉皇帝刘继元一面组织城内全部人力物力拼死抵抗,一面赶忙派人向老大辽国求救,请辽国看在唇亡齿寒,以及北汉多年来孝敬不断的情份上,发兵攻宋。如果北汉灭亡,宋军的下一个目标就将是被辽国占据多年的幽云十六州,这一点但凡有头脑的人就能意识到。所以,救援北汉,其实就是拒宋军于国门之外、保障辽国本土的安全。于是乎,辽景宗没有丝毫犹豫,立即派出一支高规格的援军部队:大将耶律沙为统帅,冀王耶律敌烈为监军,率六万铁骑驰援星夜太原;另有枢密副使耶律抹只负责调度各方、接济军需,南院大王耶律斜轸率所部人马为后应,一道向北汉进发,以防不测。就这样,宋辽两军之间的一场大碰撞,即将上演。一道死命令对于辽国人的举动,宋太宗并不感到意外。之前,他的哥哥宋太祖曾差一点就把太原城拿下。但由于辽国援军赶在城破之前过来搅局,使宋太祖最终功败垂成,这也成为宋太祖心中挥之不去的一个阴影。对此,宋太宗在出征前就做好了应急预案:他命悍将郭进率领一支精兵,驻防在白马岭,专门负责阻击辽国救援北汉的军队。宋太宗认为,这回能否成功灭掉北汉的关键,就看郭进能否把辽国援军钉在白马岭。所以,他语重心长地对郭进嘱咐道,如果辽国有一兵一卒越过白马岭,那你就别活着回来见我了。白马岭,位于今天山西盂县之北。大家如果不清楚它的位置也没关系,只要知道这个地方是辽军前往太原城的必经之路,也是路程最短的一条捷径。辽军如果不从这里走,而是绕道其他地方去救太原,恐怕连太原城墙都没见着,宋军就已经破城了。因此,要想赶在北汉跪下唱征服之前拉小弟一把,辽军非走白马岭不可。而宋太宗正是想到了这一点,才把据守白马岭的任务交给了郭进。悍将养成记那么,郭进是何许人也?宋太宗为什么会把阻击辽军的重任交给他呢?郭进是深州博野(今河北博野)人,他出身贫寒,年少时曾在一个富户家中打工。由于其身材魁梧,生性豪爽,经常结交豪杰,与大家一起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当时正逢天下大乱,富户家的少爷觉得这家伙如此作为,难道是想拉帮结派、意图造反不成?万一他真的造反了,岂不是会连累自己一家人?想到这里,少爷不寒而栗,遂决定找机会除掉郭进。但幸运的是,富户家中的一个女佣竺氏暗中知道了少爷的阴谋,就告诉了郭进,于是郭进便一路逃亡,后来投奔了当时的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就是五代之一的后汉朝的高祖皇帝。后来刘知远称帝,郭进主动请缨,率领一军平定河北,连战连捷,成为当时名震天下的一员勇将,因军功被封为州刺史。后来郭威建立后周取代后汉,郭进又转而效命于自己昔日的好战友郭威,被任命为淄州(今山东淄博)刺史。北宋建立后,宋太祖深知郭进作战勇猛,便委任他为西山巡检使,负责北宋与北汉边境一带的防务。由于常年征战沙场,郭进深谙用兵之道,极具谋略;作战时他勇猛凶悍,每时每刻无不冲杀在前,可谓智勇双全。更难得的是,他对部下要求也非常严格,稍犯军纪就会被处以极刑法。所以,郭进所部军纪甚好,这也是他麾下官兵很有战斗力一个重要原因。后来的岳家军为什么战无不胜?就是因为他们“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续资治通鉴》),纪律严明、组织有序,故而方能万众一心、无往不胜。内讧要不得言归正传。郭进领兵来到白马岭后,立即扎下大营,并筑造工事、修缮军器,做好了战斗准备。几天后,宋军哨骑远远地望见白马岭之北的平原上尘土飞扬,似有千军万马杀了过来。其实,来者不是别人,正是耶律沙所统领的辽国援军。郭进得报后,即率亲兵登高远望:只见辽军行进速度虽快,但队伍却丝毫不乱,各支部队进退有度、令行禁止,真不愧是一支劲旅!强敌来到,郭进不敢怠慢,急令本部官兵立即披挂,集结待命。话说两边,正当宋军上下一片忙碌的时候,辽军这边却出了岔子。怎么回事呢?虽然这支兵马确系辽国精锐,官兵大多是契丹健儿,精于骑射,骁勇善战。但问题在于,负责监军的冀王耶律敌烈是辽太宗之子,爵封亲王,他自恃自己是皇亲国戚,身份高贵,看不起主帅耶律沙,一路上常和耶律沙唱反调,你说向东我就向西,你说打狗我偏骂鸡。当时,白马岭下有一条不深不浅的白马涧,将宋辽两军隔开。耶律沙认为宋军知道我们前来,定在对岸严阵以待,故而不能贸然前进。耶律敌烈一听,马上高声反对,表示辽军应立即发起进攻。既然俩人意见不统一,那只好交由枢密副使耶律抹只裁决。你想耶律抹只怎敢得罪贵为亲王的耶律敌烈?于是他就拉偏架,主张辽军立即进攻。这下2:1,耶律沙无奈,只好下令辽军即刻渡过白马涧,向宋军发起进攻。不要怂,就是干号角响起,辽军各部立即按照先后次序完成整队,下水渡涧。这边郭进见状,意识到机会来了,于是布置官兵弯弓搭箭,只待令旗一挥,便万箭齐发。郭进不愧是沙场宿将,他深知兵半渡而击之,是兵法中所谓制敌于死地的绝佳战机。作为一代名将,这样的机会岂能抓不住?果然,待到辽军渡涧渡到一半时,郭进令旗一挥,箭矢就如同蝗虫般地向辽军射去。辽军虽然预料到宋军可能会伺机偷袭,提前做了一些准备,但由于他们大多都在齐腰深的水中艰难前行,实在是无法做出有效的抵抗,顿时大乱起来。眼看宋军动手了,耶律沙急令前部将士务必尽快渡过涧去,在对岸就地转入防御,掩护后面的官兵。辽军前部抱定必死之决心拼命前进,有一些人还真就在箭雨之中登上了对岸。但是,上岸之后的辽军由于没有统一的指挥,仍旧十分混乱。加之衣甲尽湿,想要组织好防御,谈何容易!郭进不给辽军喘息之机,箭雨一过,便一马当先率骑兵猛冲过来。他挥舞一条铁锏直入辽军阵中左劈右打,所过之处辽军纷纷落马。其余宋军官兵也都奋力搏杀,一时间辽军血流成河,白马涧里到处都是辽军的尸体。已经上岸的辽军虽全力抵抗,但无奈一来力量单薄,二来缺乏呼应,很快就被宋军杀得片甲不留。那些渡涧渡到一半的最是倒霉,进不得也退不得,纷纷被宋军当做活靶子,射成了刺猬。见好就收眼瞅着战斗变成了一边倒的屠杀,宋军官兵无不士气高涨,越打越顺。郭进手中的铁锏也舞得虎虎生风,耶律敌烈父子均被他和他的亲兵击毙于乱军之中。耶律沙身中数箭,几乎一只脚踏进了棺材。亏得他身穿重甲,很多箭矢没有射透,这才没和耶律敌烈一起去见阎王。但他的四个儿子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兄弟几个都在渡涧时遭宋军攻击,把生命永远地留在了那里。好在耶律沙久历战阵,他临危不乱,在乱军中聚拢到一些人马突围而走,并找到了同样身陷重围的耶律抹只。两人合兵一处,奋力杀出重围。眼看煮熟的鸭子要飞,郭进急率军追赶上来,又把耶律沙等人围住了。就在耶律沙等即将被包饺子时,担任辽军后应的耶律斜轸率五千精兵及时杀到。耶律斜镇定自若,指挥官兵用强弓劲弩集中朝宋军军阵的一处地方猛射,打开了一个口子,这才把耶律沙和耶律抹只救了出来,使得辽军最终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命运。而郭进见敌军后援颇有实力,也就放弃了继续追击的打算,见好就收,传令收兵,白马岭之战就此落下帷幕。白马岭之战,是宋辽两大帝国之间第一次大规模交锋,也是辽军在宋辽战争中遭到的第一场惨败。这场战役对此后宋辽的战和走向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击退了辽军后,宋军得以心无旁骛地专攻太原,最终成功灭掉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而此战的胜利,也使得宋太宗认为辽军不过如此,故而在攻克太原后不顾反对坚决出兵幽云,结果饮恨高梁河。从此,宋辽之间战事不断,宋辽百年战和的大幕,也就此拉开。作者:林森版权声明:本文由「鱼羊秘史」原创制作,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76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