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领头羊蹚出振兴路阳泉盂县东梁

2023/11/22 来源:不详

5月,天气渐热,歇过晌人们干活精神头才更足。可习惯了歇晌的盂县东梁乡阳坪望村党支部书记赵海清已经连续几个中午守在羊圈。实在犯困的时候,赵海清就洗把脸提提神。他说:“这几天,几只母羊快生产了,中午工人回家吃饭、休息,我替他们守着。”在赵海清眼里,这些湖羊是他的宝贝。他说:“我们村是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村里没资源、土地少,虽然整村脱了贫,但是发展后劲不足。湖羊养殖产业是我们村发展的希望。”过去从未有过养殖业的阳坪望村,为何要尝试养湖羊?这还得从几年前说起。阳坪望村有92户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3户人。虽然是建档立卡贫困村,但阳坪望人踏实勤快,很多村民外出打工、创业,收入不错。年,阳坪望村实现了整村脱贫。“脱贫之后,大家积极性更高了,有的到城里打工,有的做小买卖,有的学习种植技术。我们铆足劲儿想把日子过好,不愿意再戴贫困的‘帽子’。”赵海清说,“我们的努力很有成效,但村里还有些年纪大、没有劳动能力的村民,需要我们‘扶一把’。”年,阳坪望村村支“两委”、帮扶单位市金融办、驻村第一书记、村民代表先后进行了几次座谈。大家纷纷发表意见,为村子发展建言献策。经过集体讨论,阳坪望村决定发展湖羊养殖产业。村里组织代表外出考察、回村选址,把修建羊舍,购买小羊的工作提上了日程。发展养殖产业,阳坪望人选择了易养殖、育肥快的湖羊。驻村第一书记贾晋涛为村民算了这样一笔账:“购买只小羊,成年后每只母羊2年能产3胎,大约5~6只小羊。6个月羊就可以出栏,预计1年能增加到只,刨去用工、水电、饲料、防疫等费用,每年净利润约20万元。”争取资金、工程招标、开工建设……起初一切很顺利。年初,受疫情影响,工程进展有些缓慢。这可急坏了赵海清,他惦记着工程进度,每天往工地上跑。看着羊圈打好地基,有了雏形,估摸着能如期竣工,他才放下心来。接着,阳坪望村购买饲料、雇用村民、外出学习养殖技术……6月初,羊舍基础设施完善,首批98只湖羊在阳坪望村安了家。8月,村里又引进了第二批96只湖羊。湖羊繁殖快,两个多月的时间里,通过自繁自育,养殖场已经多了28只小羊。“湖羊顺利繁殖,和我们下的辛苦分不开。”赵海清说。年冬天,天气最冷的时候,正是母羊生产频繁的时候,大家守在羊舍,搭建暖房、准备饲料、接生小羊,既保证母羊的健康,也保证了小羊的成活率。如今,养殖场的湖羊存栏数多只,并且还在持续增长。   湖羊养殖产业为阳坪望村带来的是满满的希望。养殖湖羊是个“双赢”产业,一方面湖羊可以消化村里的玉米和秸秆,方便村民卖粮,减轻村里的森林防火和环保压力。湖羊粪便可以收集起来,为村里的耕地提供有机肥,降低村民种植成本。另一方面,养殖场建成后,村民也有了营生,有了第二份收入。   村里优先安排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到养殖场工作。49岁的赵拴龙就是其中一个,他到太谷县养殖基地跟班学习养羊技术,掌握了湖羊配种、饲料配比、卫生防疫等养殖知识,成了村里名副其实的“职业羊倌”。他长期在养殖场工作,每个月能拿到0元工资,再加上种地的收入,年收入2.7万元。   除了赵拴龙,还有1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先后在养殖场工作,年纪大的做些割草、打疫苗的轻省活儿,年纪轻的平整场地、植树。赵海清说,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养殖场工作,每天工资几十元到一百元不等。养殖场为村民带来的,不仅有工资收入,更是通过劳动就能改善生活的获得感。   养羊之路走得顺利让赵海清感到欣慰,但“长线作战”的发展方式也令他担忧。赵海清说:“虽然做足了准备,但我们还是低估了开办养殖场的难度。从建场至今,各种投入超出了预算,养殖场进入正轨并且运转一段时间,才有稳定的收益和回报。这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我们都在坚持。”   这段时间,赵海清谋划着尽快把羊舍二期建起来,早日实现每年净利润20万元的目标。在养殖场的外墙上,赵海清让人写了标语:“羊起生活风帆,走向羊关通途。”这满含着阳坪望人走上乡村振兴路的希望。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68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