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山西邮政为例,在快递下乡最后一公里
2023/3/17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白瘕风刘云涛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95549630265956921&wfr=spider&for=pc
从全国来看,快递下乡和进村模式各不相同。年4月,交通运输部公示了全国首批25个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四川金堂县“农村快递+农村电商+服务站”的模式入选,是农村快递下乡服务创新的一个示范样本。
该县申通、韵达、天天等7家快递品牌整合资源,打造集寄递物流和电子商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了县域乡镇快件集中揽收、包装、仓储、运输的派送。
该模式既解决了农村快递派送效率不高等问题,将派送时限平均提速了1天以上,到达县城的邮件当天即可送达86%以上的乡村,而且推动了农产品上行进城,破解了快递企业下乡运营成本高、业务量小、盈利难等难题。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电商农户和乡村农产品包裹日益增多,农村快递揽收业务量也相应增多,解决了快递末端生存压力。
“快快合作”模式是近几年推进较好的下乡进村模式之一,由几家民营快递企业通过“抱团取暖”方式,合作组建一个网点代理多个快递品牌,实现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网络共用,不同程度解决了单个快递企业经营费用高、运营难等问题。
再比如,“交快合作”模式在山西、河北等地区也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就是农村公共交通汽车与快递企业合作,通过村村通客车的便利搭载邮件下乡。随着脱贫攻坚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示范县项目的深度推进,由政府或电商商家主导的“快商合作”模式也逐步广泛开展,电商产品通过快递网络实现了配送。
年9月,中国邮政与拼多多互结为战略联盟,双方发挥协同资源优势,拼多多借力中国邮政和行业“国家队”品牌及网络优势,将平台供应链直接推送至农村百姓的田间地头,中国邮政则通过拼多多的电商优势助力,在乡村振兴中进一步践行发挥央企的责任担当和应有作用。
山西邮政业快递下乡“最后一公里”模式
针对快递下乡进村“最后一公里”的扼喉之痛,近几年山西各地均有诸多模式和实践。笔者经过近一年多的农村基层实践,实地走访了晋城高平、忻州繁峙、阳泉平定等8个县区的50多个邮政和民营快递网点、揽投部站,并用3天时间,骑着摩托车跟着阳泉盂县梁家寨的2名乡邮员进行投递跟班作业,获取了较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撰写了5篇与快递下乡相关调研报告。
现以山西省推进快递下乡的几种模式阐述如下。
模式一,邮快末端站点资源整合模式。忻州繁峙县“邮快合作”整合邮政、圆通、申通、天天等8家快递企业,12个乡镇原来分散的37个快递代理点整合为现在的每个乡镇一个,并对快递线路进行重新规划。
整合后,综合下乡成本由每个快递企业日均元以上,到整合后不到元/天,车辆购置和使用、人员配备等方面成本均下降了一半左右,规划运营后的每个乡镇代理点平均节约成本约70%,利润增加30%。
模式二,民营快递联盟平台打造模式。也就是“快快合作”模式,年晋城高平市申通、中通、韵达和百世4家企业按照25%的比例入股,与当地遍布13个乡镇的红旗超市共同搭建了一个共同配送的物流平台“小驴快运”,由当地政府主导、提供分拨场地和给予加快物流行政审批等政策支持,通过实现“六统一”,即统一场所、统一平台、统一管理、统一车辆、统一支付和统一配送。
“快商合作”的配送联盟模式促使四家快递企业成本节约和利润增加均在50%左右,快递配送时限比以往提高了28%。
模式三,农村电商一体化平台模式。年建立了由平定县政府引导并出资、第三方建设仓储场地(面积1.37万平方米)、阳泉邮政运营的“农村仓配一体化运营平台”模式,成功与中通、圆通、百世汇通、韵达快递、极兔等民营快递合作,发挥资源优势,打通邮件下行、进村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环节。
现已开通3条下行专线,分别为:运营中心—石门口—柏井—东回专线,运营中心—岩会—巨城—岔口—娘子关专线,运营中心—冶西(五矿)—锁簧—张庄专线。年全县年出口邮件万件,同比增幅.%,其中县乡以下乡镇总量34.9万件,同比增幅16.5%,其中:砂锅(陶瓷)产业出口11万件、农产品(小米杂粮、红薯、枣糕、压饼等)3.9万件。
现有快递下乡模式的不足与短板
由于农村人口居住分散,特别是受限于山区农村特殊的地域限制和交通不便等客观条件,以及在政府监管指导和资源投入上存在的问题,以上实践的几种模式都难以大规模进行推广和复制。
比如,操作场地、设施设备、人员车辆等资源整合和投入,容易产生纠纷导致合作流产;若不从政策或制度上出台相应的扶持办法,快递车辆在县城乃至发达乡镇的停靠、运营等必定会受到诸多制约甚至违章处罚;一些偏僻农村人口稀少,业务量维持不了网点投入及运输成本等,合作极易夭折。
加之,当前城市开展的快递价格战已波及农村市场,一些快递网点或代办点、农村邮件驿站常常会向农民“二次收费”,快递末端违规收费行为更加恶化了农民对快递下乡服务的不认可。
虽然地方政府及监管部门乃至快递企业针对问题,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加以解决,但现有快递下乡模式中存在的一些短板仍未能有效破解:一方面,“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通道未能有效打通,特别是农产品上行与工业品下乡之间存在较大逆差;
另一方面,快递下乡从字面上进行狭义理解,可以表述和阐述为包裹或实物传递和寄递到农村农民手中,但我们不能忽略其延展的服务内涵,就是互联网遍布农村田间地头、大部分农民已拥有智能手机的今天,一些诸如身份证寄递、代开发票和税票等政务服务和民生服务,仍未打通真正服务意义上的“最后一公里”。